阅读历史
换源:

第九百三十二章 实有淳古之风的文及甫!

作品:我在现代留过学|作者:要离刺荆轲|分类:历史穿越|更新:2025-04-17 17:50:09|下载:我在现代留过学TXT下载
  文彦博府邸。

  传旨的内臣,已经离去。

  文及甫小心翼翼的抬起头,看着老父亲那张似笑非笑的脸。

  “大人……”文及甫低声问道:“官家为何忽然诏儿入宫?”

  文彦博笑了:“自然是为了汝昨日宴请高丽使者李资义一事!”

  “啊!”文及甫顿时一惊。

  文彦博看着文及甫惊恐的模样,忍不住在心中摇了摇头。

  “主上何等圣明,烛照汴京,休说是汝昨日那般大张旗鼓,生怕别人不知道汝请了李资义去瓦子里买醉!”

  “便是汝小心行事,也难逃主上耳目!”

  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的那些孤儿报童,就是一千多双遍及汴京新城、旧城的耳朵、眼睛。

  加上探事司原有的精锐逻卒,宫中的小官家,早就实现了足不出户,可知汴京之事!

  如今,更是已将探事司的罗网,撒去了整个开封府。

  甚至是徐州、扬州、颍州、杭州等关键要隘。

  再配合上祖宗所制的走马承受们,当今天子对大宋朝的控制力度,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据说,宫中如今甚至能知道,半个月前,扬州曾下过雨,这场雨又下了有多久?

  不过,这些事情,宫里面瞒的很好。

  基本上从未拿着探事司以及报童们打探、查获的消息,来敲打臣子。

  更不要说将之作为罪名,扣到某个大臣身上了。

  以至于,若非宰执级的大臣,一般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身边可能就藏着天子的耳目。

  自己在外面随口一句话,都可能被人记下来,送到宫中。

  真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而察觉到了,宫中布局的人,每个人都是心照不宣的,从不对外提及。

  即使是父子、兄弟、夫妻也不说。

  因为,说了就有罪!

  而且,其罪大焉!

  上纲上线一点,是可以直接被扣上一个‘诽谤君父’、‘不忠不孝’的帽子。

  乌鸦们更是会兴高采烈的将这个家伙送进诏狱——方今天子圣明,岂会用这种监视臣下的手段?

  说!

  汝到底是怀着怎样不可告人的目的,诽谤圣君,污秽朝堂的?

  即使低调处理,这个人及其家族,也会被永远打入另册,不再可能受到重用。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失成。

  不能保守秘密的人,是永远不可能得到信任的。

  于是,所有知情人,都是闭口不言,最多像文彦博这样,对亲近的身边人,提点一二,但也不敢点破。

  点破就是死!

  文及甫却是没有听出文彦博话中的意思,他惊讶一声,道:“大人,官家真有这么厉害?”

  文彦博在心中摇摇头。

  但是呢……

  他看着文及甫的模样,想着文及甫那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文及甫昨天忽然跑去和李资义逛了半宿勾栏的事情,心里头忽地冒出了《世说新语》对司马衷的评价——有淳古之风!

  “傻人有傻福!”文彦博心中悠悠一叹:“大抵说的就是他吧!”

  “也罢!也罢!”

  “十三娘,若要正位长秋,少不得有一位能得官家信重,可堪一用的长者辅佐!”

  外戚呢,不能太聪明。

  太聪明了,宫中就会有忌惮和提防。

  但也不能太蠢!

  太蠢了,什么事都办不成。

  宫中瞧着,也会生厌。

  文及甫就刚刚好!

  政治智商为零,但社交能力点满。

  而且,演都不需要演!

  完完全全就是本色演出!

  如此英才,合该为天子所用啊!

  “咦!”文彦博想到这里,内心一惊,看向文及甫的眼神,变得温柔了起来。

  “难道我儿,是天生的外戚之材?!”

  他以前,从未在这个角度想过文及甫。

  如今,猛然想起来,越想越正确。

  可不是嘛!

  曹佾给先帝当工具人,战战兢兢,演了十九年的‘太平国舅’。

  但文及甫根本不需要!

  因为他本性如此。

  很可能,曹佾一辈子的努力,都抵不上文及甫本能的反应。

  文及甫从未被文彦博这么瞧过,顿时心里有些发毛,忍不住问道:“大人……”

  “可是儿做错了什么?”

  文彦博微笑着:“没有!”

  “恰恰相反!”

  “汝这次做的极好!”

  以文彦博所知,宫中前日才召见了李资义。

  然后文及甫就跑上门去,第一时间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汝且和老夫说说,汝是怎么想到要宴请李资义的?”

  文及甫咽了咽口水,道:“回大人……”

  “儿是听了和叔的劝告……”

  “刑恕?!”

  “恩!”

  “他说你就信?”文彦博皱起眉头。

  刑恕那厮,在文彦博这里的印象一开始就不大好。

  因为太滑了!

  奈何,文及甫就是喜欢和刑恕混在一起。

  从洛阳玩到汴京!

  本来,文彦博一直阻止文及甫和刑恕走的太近。

  可,近两年随着刑恕不断受到重要,文彦博就放开了限制。

  加上文及甫现在又没有了官身,于是有空就和刑恕一起厮混。

  文及甫看着自己的父亲,睁着一双六百多个月的天真无邪的眼睛:“和叔与儿有过命的交情,自然不会害儿!”

  好吧!

  果然真的是有淳古之风!

  若在官场上,定会被人耍的团团转,把所有的坑都踩一次!

  但……

  若是个外戚的话。

  这样的性子,说不定真能有一番作为!

  “且与老夫来!”文彦博柔声道:“老夫与汝交代一番入宫后的事情!”

  “汝要仔细记住!”

  “诺!”

  ……

  文及甫跟着童贯,小心翼翼的踏入福宁殿的殿阁。

  虽非是第一次来,但,这却是他第一次单独面圣。

  要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文及甫蹑手蹑脚的跟着童贯,到了一间温暖的殿阁之中。

  在这殿阁中的书架前,穿着褚黄色常服,戴着一顶软脚幞头的少年官家,背对着他,似乎正在找着什么东西。

  文及甫亦步亦趋的上前,拜道:“待罪臣及甫,恭问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文爱卿来了!”耳中传来少年官家温柔的声音:“且起来吧!”

  “童贯,快给文卿赐座、赐茶!”

  “诺!”

  “谢陛下!”文及甫赶忙拜了四拜,然后小心翼翼的起身,但依旧低着头,不敢直视天颜。

  只听着少年官家踱着步子,慢慢的走到了某个地方,然后坐了下去。

  “太师在家,身体可还好?”

  “蒙陛下爱幸,臣父近来身体颇为康健,每餐尚能食粥两碗,肉菜三牒!闲暇之时,便与二三好友,游园赋诗,把酒言欢……”文及甫照着老父亲的交代,原原本本的回答。

  “善!”便听官家抚手赞道:“太师身体康健,便是国家之福!”

  文及甫还没来得及回答,便听官家问道:“朕听说,文爱卿昨日请了高丽使臣李资义燕饮?”

  “回陛下,确有此事!”文及甫依旧是乖乖的遵从着老父亲的交代,没有任何隐瞒的,将昨夜自己邀请李资义的事情,仔仔细细的交代了一遍。

  包括,他是听刑恕的建议,主动结识李资义。

  然后又是如何带着李资义,醉卧花丛,勾栏听曲的。

  而且,细节方面说的很详细。

  包括,请来的诸位厂牌的模样,也包括李资义在欢场中的猪哥嘴脸。

  不得不说,文及甫在描述勾栏瓦肆里的情况方面,有着很大的天赋。

  只随便几句,就勾勒出了桑家瓦子最深处的勾栏中的景象。

  即使赵煦听着,都有些神往、好奇!

  主要是文及甫对那些厂牌的描述和介绍,让他想起了周邦彦写的一首词。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他轻声念着这首在现代,他的老师和师兄弟们,只要提及汴京瓦肆,就必然会笑着吟出来的词:“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于是,他微笑着看向文及甫:“卿所言,果然为真?”

  “臣岂敢欺瞒圣聪?”

  “善!”赵煦抚掌:“将来有机会,朕当夜入瓦肆,以观众生之相!”

  汴京城最繁华的时候,莫过于晚上。

  而汴京最热闹的,永远是晚上的瓦子。

  而瓦子中最喧哗的,自然是各大勾栏。

  文及甫听着,却是低着头,道:“若陛下既往,臣乞为前驱!”

  赵煦听着,眼睛一亮:“爱卿果然很有趣,与别人不同!”

  这要换了其他任何人,肯定是孔孟起手,祖宗之制压阵,非得说的他认错不可。

  但这文及甫,却是很有意思。

  他甚至想给赵煦当导游!

  他难道不知道,这样的事情一旦曝光,为外人知道。

  他立刻就会被打成佞臣、小人,为天下唾弃?

  文及甫被赵煦一夸,心中原有的谨慎,立刻消失了大半,他低着头道:“不瞒陛下,臣对汴京诸勾栏瓦肆,颇为熟悉……”

  “诸瓦子中有趣之地,更是无所不知!”

  “设使陛下愿往,臣自当为前驱,以引陛下圣驾!”

  “善!”赵煦颔首:“就这么说定了!”

  “到时候,朕带上几位国手,定要将大宋夜景与诸瓦子的热闹之景,落于画布之上,使千百年后的后人,依旧可知,如今盛世之景!”

  在现代,研究大宋汴京,就离不开《东京梦华录》与《清明上河图》。

  尤其是后者,以画作的形式,将汴京城定格在了其最辉煌的时刻。

  然而,对后人而言,也是有遗憾的。

  这遗憾就是,清明上河图只是市井之画。

  并未深入汴京闾里,也没有汴京最热闹、喧哗的夜景,更没有晚上的勾栏瓦肆之景。

  这一点,赵煦的老师,不止一次遗憾过。

  倒不是老人家老夫卿发少年狂了。

  实在是,缺了汴京的夜市,没有勾栏瓦肆的画面,大宋汴京城就始终是残缺的。

  若能有一副可以传到现代的,如同清明上河图一般,将汴京夜景以及勾栏瓦肆的喧哗热闹,都记录到画布上的画作。

  对于专门研究这个方向的学者来说,这就是无上瑰宝!

  哪怕少活十年,他们都乐意!

  赵煦在现代,深受师恩,有机会自然要想办法努力一下,替老师完成这个夙愿。

  文及甫听着赵煦的话,却是眼前一亮,当即就道:“陛下圣明!”

  “若能如此,千百年后的后人,定会看着那画作,感慨我朝盛世,感念陛下之政!”

  赵煦呵呵一笑:“太师之子,果然不凡!”

  “朕回头,当嘉勉太师教子之功!”

  “若朝中宰执之子,皆如文卿,朕复有何虑?”

  赵煦已经看出来了,文及甫这个人啊,确实如刑恕所言——文周翰遇人,不设城府,诚心实意,迥然当世,可谓‘赤诚君子’也!

  文及甫听到表扬,心中顿时就快活起来:“臣岂敢当?!”

  赵煦笑道:“朕是实心与卿交的!”

  “如卿这般的人,朕确实是很喜欢!”

  说着,赵煦就对童贯招招手:“童贯啊,去通知内东门司以及通见司,给文爱卿制作一块出入宫禁的铜符,并将爱卿的名字,登记到通见司中……”

  “以方便日后文卿,受诏入宫,与朕游乐!”

  对赵煦而言,文及甫这样的人,实在是最好用的工具人了。

  将来许多事情,就都可以通过文及甫的嘴巴,去告诉别人了。

  “诺!”童贯领命而去。

  文及甫见着,心中无比快活,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于是,忍不住眼眶一红,泣声道:“陛下隆恩,臣无以为报!”

  赵煦轻笑着:“那卿就替朕,好生的笼络住那李资义以及将来入京朝觐的高丽臣子来报答朕吧!”

  “唯!”文及甫没有思考,直接拜道:“臣谨奉诏!”

  赵煦点头,起身亲自上前,扶起文及甫。

  趁着这个机会,他仔细的端详了一番文及甫的模样。

  今年五十多岁的文及甫,其实早已当了祖父。

  但他依旧须发乌黑,脸上也没什么皱纹,一双手被保养的极好。

  他的模样,与文彦博有着七八分的相似。

  就是一双眼睛,看着清澈无比,一望便知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不像文彦博,一双老眼,深沉且沉静,一看就知道,属于老谋深算的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