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本身有杀伐决断的气势,穿上正装,顿时让西域小国的使臣们觉得惊为天人,大臣们刚刚经历了李哲的造反,此时此刻安分的如同一群鹌鹑。
沈凉州举杯。
大臣们立刻全体起立,躬身行礼后饮酒。
沈凉州赐菜品。
大臣们再次全体起立,高歌称颂一番,继续行礼。
西域使臣根本顾不上吃饭,抻着脖子看了一个多时辰,个个饿得饥肠辘辘。
使臣甲:“老兄,我看这个楚国皇帝不那么简单,处理了动荡之后还能把这里打理的井井有条,确实难得。”
使臣乙:“楚国人才济济,好不容易有了个李哲,还是个草包,失败了。”
使臣丙:“也许,难道这个皇帝真的有天命在身?”
后宫,曲妙颜正在和宫女逗趣。
听到使臣之间的议论,曲妙颜笑了。
“嗯,那个真的不是。如果让你仰着脖子看一个人和一群人三个钟头以上。你也自然而然产生崇拜的心情。”
这不过是心理学上的暗示罢了。
沈凉州把原本二米的台子加大到三米,就是这个目的。
宫廷宴会结束,二十多个使臣忙不迭告辞回国。沈凉州和曲妙颜为了彻底体现大国风范,免不得亲自去送行一番。
曲妙颜忙着整顿后宫,沈凉州忙着前朝的各种事情。
后宫只有一个皇后,所以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曲妙颜一一分派。
“乾清宫的饮食一定不能疏忽,陛下这些时日劳累不堪。多补充蛋白质,额,不是,多加一些肉类,蛋类,你去吩咐厨房。”
“宫室要注意通风,夏日酷暑,空气流通最为紧要。”
为了体现皇家的体面,又不能裁撤过多的人手,所以曲妙颜忙得焦头烂额,不比沈凉州轻松多少。
沈凉州召集不少人马,分派任务。
“你去盯着使臣,看看一路上都和身边么人接触。”
“清国那边还要多派些人去,总觉得有些不放心。”
沈凉州和曲妙颜很久才能见到一面,也都是疲惫至极,说不了几句话就没了精神。
这个时候,皇宫中开始流传一条消息。皇后可能失宠了。
大臣们立刻闻风而动,将自己家,亲戚家,朋友家,甚至从乡下,青楼搜罗各种美丽的妙龄少女,准备充实后宫。
曲妙颜听了这个消息,哭笑不得,正准备去与沈凉州分说一番。
走到乾清宫门口,只听得沈凉州用哭笑不得的腔调斥责一个大臣。
“钱爱卿,你昨天送了三个美人,前天送了五个歌姬。今天又要把你的侄女送进宫来,是不是朕给的俸禄不够,养不起自家人了?还是说,朕是个无道昏君,只知道盯着女人?”
“陛下恕罪,臣死罪!”
午时刚过,窗外一片蝉鸣,声声入耳。
配合着高大榕树洒下的树荫,不觉烦躁,反而带来几缕天然意趣。
内侍偷窥一番,见沈凉州专心批阅奏折,不敢打搅。
内侍头领悄悄吩咐小太监:“来人,陛下最近有些困倦。不如燃一些安神的香料,你们快些去准备!步子放轻些!”
小太监:“是,总管。”
机灵的小太监推开半扇窗子,让庭院内清新的花叶香气冲淡些安神香浓重的味道。
沈凉州深深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招呼内侍把香料都撤去。
内侍总管:“陛下,这可是西域最顶级的熏香,名唤沉香,听说一两黄金只能换的几颗。还是内阁李大人献上……”
沈凉州无奈地挥了挥手,抱怨:“之前很多天宫里频繁更换香料,不过是为了炫富。珍贵的香料,在我们这里随便烧。现在使臣走了,就不遭这个罪了!”
机灵的小内侍:“陛下鼻子不适好几天了,若不是皇后送了清热的茶汤,恐怕一直不舒服。”
沈凉州笑了:“还是你懂事。”
两人退下之后,内监头领狠狠瞪了一眼机灵的小太监,“小兔崽子翅膀硬了,给陛下献殷勤,小心我砸断你的腿!”
另一边,沈凉州开始怀念曲妙颜身上淡淡的药香味,还有前些日子处理李哲的血腥味也不错。
沈凉州回过头,看到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微微叹了口气。
前些日子忙着西域使臣来访的事情,又要装修高台,又要大臣们配合,前后排练了几次,耗费了一些时间。
其实他真的是个勤政的皇帝,因为他不得不勤政,多少事情都要自己决断。
朝中确实没有信得过的人呐!
这是沈凉州心里不可触碰的痛,但是他也深深知道,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万万不能够轻易决断,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沈凉州不由想起前些天朝廷的一场大争辩。
“陛下,此乃十恶不赦的谋反大罪,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陛下,老臣服侍先帝时,这样的罪过绝不会轻轻放过!”
“陛下!”
虽然最终定下的惩罚没有株连九族,但是朝廷上下也进行了一番大清洗。不但是京城附近的高管显贵,就连地方上数得上的人家也有牵连。
这其实并不奇怪,毕竟李哲在朝中经营多年,要人脉有人脉,要钱财有钱财。如果沈凉州不是军队出身,恐怕李家父子已经将黑手伸向了军营。
但这就造成了一个更大的隐患,官吏组织中空。
朝廷有三公九卿。作为丞相,纵览大局,作为下属官吏,听从上层调遣。这两个部分都没有什么太大的牵连。
问题的关键就是中坚力量的缺失。
当初李哲谋反,顶级的高管显贵无法拉拢,只能从次一等的入手;最下级的官吏不入流,他想要拉拢也无法入手,只能从地方稍微有些名气的人家入手。
现在的问题就是,朝中只剩下空谈家,也就是做学问的清贵文人,天天对沈凉州指手画脚。毕竟沈凉州是个武将出身,天生就和文人不对付。
文人阶级有一种特殊的浪漫主义精神,总觉得只要皇帝内心有仁德,天下就能大治,百姓就能过上幸福生活。所谓无为而治,这才是儒家的最高奥义。
沈凉州对此只想说一句,这些都是假的!
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着,这还真是让他最是生气的,这样就不可能无为而治。
另一边,几个清流老臣正在对酒高歌,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心情。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