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0326“五年计划?”“大基建计划?”

  村子很多大人当时都在这些家门口的村镇且有上班,里面都是同村人,小孩子出出进进管理也不严格。

  章邯清楚记得,当年因为好奇,还专门看过水泥厂生产水泥的流程。

  小孩子嘛!

  正是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年纪,尤其是水泥这种,加水活吧活吧就能变成一堵墙,一条路的神奇材料。

  所以章邯记得很深刻,当时那家小水泥厂生产的方法是;把石灰石磨细,加入定量的黏土,掺水后搅拌均匀形成泥浆,然后再将泥浆置于盘上加热,干燥后敲碎再进行煅烧,待石灰石中的碳酸气体全部逸出,然后冷却、打碎和磨细。这样,就制作完成了。

  章邯记得清楚,那些装水泥袋子上的赫然写着XXXX水泥厂出品,硅酸盐水泥50KG。

  后来上了高中,学了化学,才知道其原理;CuSO4 5H2O==CuSO4·5H2O;

  不过,章邯倒是也没想过,真就按照小时候见过的这种方法,便能造出实用的水泥。盖因为,水泥水化反应还受温度、湿度、水量、添加物等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影响最终强度,还有的影响凝固时间等等。

  四海水泥厂,巡视结束后,章邯并没有第一时间带着章崇信他们离开,也没有第一时间把他记忆中制作水泥的方法告诉何必才他们,放手让他们调试生产。

  而是,郑重其事在水泥厂一个僻静,放置物料的院子,把大家拉到一起开会。

  章邯前世上学上班的时候,甚至之前当将军的时候,最烦的就是开会。可自从打下自家地盘,坐上这国家最高的位置后,章邯的心态,观念也逐渐改变了。

  倒不是其忽然性格大变,而是章邯突然发现,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需要处理的事情冗杂繁复,就算放权,可在有些重要的大政方针上,还是需要你统治者拍板。

  作为统治者,也是人,也有认知障,不是全知全能。这就需要把大家召集起来,广纳良言,群策群力,才能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说白了,他不是想开,而是不得不开!

  只因,到了他如今的地步,开会已经成了解决问题,分配任务,群策群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应用最广泛。

  这个章邯选定开会的小院子位于水泥厂的东南角,里边放置着许多碎石料。

  因为长期存放碎石料的原因,地上不可避免地留下许多石灰石粉末,吸收刚下那场小雨的水分,站在上面比较干燥。这也是章邯选定这个小院子作为开会场所的重要原因之一。

  待众人都聚集在小院里,章邯让何必才带上纸笔负责记录,让大伙各自找石头做好,章邯自己坐在何必才命人搬来的一张方椅上,缓缓开口;

  “通过刚才巡视,我们已经对水泥厂有了大概的了解,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自己评判标准,这里时间有限,就先不做评判。”

  ‘水泥是接下里全国大基建的重中之重。

  打个比方,全国基建就是一场战争,水泥就是我们手中的火炮。没有没有火炮我们不一定不能打仗,但是有火炮,我们便能如虎添翼,打得更轻松,取得的战果更大。

  你们当中很多人都是跟朕血海刀山滚过来的,不难理解火炮的重要性。

  不过这里,朕要说的是,水泥对于基建亦同理,甚至犹有胜之的重要。’章邯说到此处,重重挥舞下拳头,一脸严肃,下方众人凌然,俱挺胸直背,仔细聆听,

  “或许跟来的许多人对于基建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路不就是能走就行吗?哪里需要如此重视?

  这个,我想只要你是个合格的军官,就不会认为宽阔平整的道路没有必要。就会深刻认识到,好的道路对调拨军队,快速反应,相互支援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夺取了全国政权,建立了大明朝,且南方战事捷报频频,统一整个次大陆也就是这两年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暂时停止路上攻伐,休养生息实行“五年计划”,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来。

  想要搞好经济建设,就要搞教育,改制度,兴工业,普法度,修道路。其他先不讲,单单就是这个修道路,就是我们接下来必须马上上马的重中之重!

  “要想富,先修路”。

  百姓富起来,大明才能富强,这个不难理解。

  只有把全部各地,用桥梁,用道路,用河流连通起来,才能把各地特产资源流通起来,让各地充分发展自身的优势,把家乡的特产卖出去,赚更多的大明元,改善百姓生活,发展当地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加强内循环大市场。

  【大名元;皇家中央银行铸造的货币,币值以金、银。铜、三种金属浮动汇率调控。】”

  ‘修路还可加强人才之间的流通。这几天工业区的蓬勃发展想必你们也看到了,堪称百花齐放,进步神速。

  这还只是我们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随着关键技术革新,工业估摸,产能的扩大,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需要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

  为此,帝国也在积极投身教育,在各大城市兴办学堂,为帝国的工业化做人才储备。

  但朕以为,这完全不够。

  人才随着时间的积累,我们培养出来不是让他们游手好闲的,而是要让他们发挥巨大作用的。

  人生不过几十年,白驹过隙,良好的道路可以让人才全国各地有效流通,建设各行各业,改变大明,辉煌大明。

  连带着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改善人才的生活,实现阶级的跨越......’

  说着说着,章邯话题便有些扯远了,意识到这个问题,章邯迅速将话题一收,开始提出自己的指导意见;“说了这么多,总而言之,就是让大家明白一件事!

  朕代表的帝国上层,对大基建计划十分重视,这关系到帝国的百年国运,任何人不可轻忽。”

  章崇信立刻起身,率先呼应道;“谨遵陛下教诲。”

  在场的其他官员亦或者水泥厂的人员也忙不迭跟着起身,大声表态;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作为大明首家水泥厂,通过这次视察,朕发现了水泥厂的一些亮点,大家的工作朕都看在了眼里,值得嘉奖!我们且先不多做赘述’说到此处。

  章邯熟练地收敛起脸上笑容,郑重严肃道;“水泥的配方虽然做了改进,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回头我会命人给你们送来成熟的制作方法,你们调配好适用的比例也就可以了。

  朕以为,最大的问题是生产效率问题!

  这也是朕刚才长篇大论,说了那么多基建重要性的理由。

  我大致看了下你们的生产流程以及生产速度,毫不客气地说的,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

  “效率低下”!”

  章邯语气此时已然随着话语变成六月一缕缕飕飕的冷风,吹得地下一帮大臣心中喘喘,何必才和其一众属下更是战战兢兢,满脸惶恐。

  “接下的水泥成产,朕首最关注的还是生产效率问题。要着重要扩大制造规模,加大投资力度,配套制作机械,优化制造流程......”

  巴拉巴拉,章邯再次口若悬河,一口气说了半个时辰,直到口干舌燥,嗓子有些沙哑了,方才停下。最后总结道;“朕的要求只有一个,保质保量,满足接下里大基建项目的使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