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属汉家王朝,尊汉敬法乃是大明立国之本。
且我汉家文明传承数千年,文化璀璨,兼容并蓄,广纳四海。尔改汉姓,起汉名,乃是为帝国各族百姓起了个好头。”
章邯先是对何厂长的行为夸奖一通,接着扭头对跟在身侧章崇信说道;“小五,看到没有?我们工作做得还是不到位。
回头,你上书一个条陈到内阁政务院,让总理他们督促文化部加快移风易俗运动。将改汉名、写汉字、说汉话、读汉家典籍的新文化运动,向大明全境加快推广速度。
务必保证,在未来十年内,要让次大陆大明治下各族百姓,启民智、尊礼法、崇汉学、做汉人。”
说罢,随后章邯再次扭头,对所有跟来的官员们,继续苦口婆心叮咛道;
“古话说得好;守业更比创业难。
我们要想治理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不仅需要朕与诸位爱卿殚精竭虑操持这方面,还需要千千万万像何必才这样进步人士,从自身做起,认同咱们大明,拥护咱们大明,以及建设咱们大明。
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只要咱们国家的百姓们都很如何必才厂长一般心系大明,认同汉家,融入汉文化。那,咱们大明便会如同那照耀天下的大日,每年蒸蒸日上,悬挂世界苍穹,庇护四海百姓,泽被九州万方。”
“啪、啪、啪.......”
热烈的掌声从臣子们的指尖发出,接着便是一阵“吾皇圣明”歌颂声,从臣子们口中吐出。
章邯似犹自显地不满意,或者说意犹未尽。再次开口表态叮嘱,一定要大力炫耀何必才厂长的行为,作为宣传典型。
却说,陛下突如其来的一阵夸奖,听在何厂长耳中,却是让何厂长惊喜的嘴角都快裂到耳朵跟了。
此时,他的心中的满满的都是柔情蜜意。他万万没想到,他一时的投机行为,居然会在这意外的场合,获得如此大的嘉奖。
可以预见,他今后的前途,将会因为皇帝陛下今日的一番话,发生质的改变。
同时,何必才也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今后不管任何时候,定然要时刻跟随皇帝陛下的步伐,做皇帝陛下忠诚的仆人……
何必才的这种想法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士为知己者死本就是人类数千年进化出来,刻在基因中的一种深刻情感。
尤其是对于底层人来说,本来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都仰望上位者,且不自觉就会向上位者靠近,企图融入他们的圈子,提升自己的阶级地位。若
是有一个平时仰望都看不见的贵人突然许你光明的前途。试想,这个人定然不会无动于衷,会将这个贵人从精神层面全面捧起来,以图报答。
而对于章邯来讲。
虽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是站在他自己,甚至整个大明王朝的角度看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
这也是章邯间接的一种投桃报李的行为。
实话讲;进水泥厂之前,章邯的心情并不美丽,这从其一路走来,面色阴沉的表情就能看出来。
不过,当听到何必才改汉家姓名这件事,章邯心情瞬间就好转了不止一筹。
相比于外面道路泥泞,运输不畅这种区域性问题来说,维护大明统治,加强文化宣传,显然是全局战略。相互对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何必才给了章邯这么大的提醒,虽然其也只是无意的,且目的不纯,但章邯还是很高兴,毫不吝啬,将他树立成移风易俗的典型。
和揉和全国百姓认同大明这种维护帝国统治根基的大事相比,何必才那些小心思,小意外,重要吗?
一点都不重要好吧!
……
天气仿佛都感受到了章邯多云转晴的情绪变化,啥时间,仿佛变脸似的,云收雨歇。
明媚的日光穿破逐渐变成白色的云层,破开一个碗口大的口子,直射在章邯一行人头顶的油纸伞上。
“雨停了?”章邯伸出手,停了几秒,再也感受不到上空有雨滴落下打湿手掌后,脸上的笑容更加浓郁几分。
负责打伞的侍从很识趣把油纸伞从章邯头顶移开,任凭带着些许清凉的日光照在皇帝陛下深紫色的衣袍上,镀上一层金色光辉。
转头看向何必才厂长,章邯道;“何厂长头前带路。朕今日来巡视水泥厂,乃是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
尔给朕详细介绍下,水泥厂的工艺、产能、无法攻克的问题等等。朕需要尽快做出合格的水泥,下一步帝国头一批“五年计划”重点项目就要开建,时间仓促,吾辈刻不容缓。”
章邯语气越说越严肃。何必才只感觉来自陛下,一股沉重的压力扑面而来,赶忙点点头,头前带路。
之后,章邯他们便被何必才等水泥厂的工作人员领着进入厂区,开始巡视水泥厂。
一圈转下来,边看边问,章邯等人大概对这个水泥厂有了一个大致印象。
他们目前建造的确实是水泥,并不是此时汉地修建建筑用的复合凝胶材料“三合土”之类的东西。
不过,生产出来的水泥,也只能称得上是一种天然水泥。
水泥厂目前制造的具体工艺流程是;将黏土质石灰岩(泥灰岩)制成料球,在高温下煅烧后再磨细,就得到了这种天然水泥。主要的工艺难点是用高温将石灰石烧得结晶,这方面已经做到了。有了小高炉的就加持,水泥厂烧起石灰石来,得心应手得很。最主要的难点还是磨细工艺,十分消耗人力畜力,且效率十分地下。
天然水泥虽说也能用,可其却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不耐腐蚀。
要知道,章邯这么拼命发展工业革命,生产商品可是在为接下来大航海贸易铺路呢!
到时候,高附加值产品做出来,整个次大陆也被全部纳入帝国的范围,就该修建港口,货船出海贸易了。到时候,建造港口肯定会用到水泥,海水具有腐蚀性可是常识,总不能几年时间就将海港用水泥重新粉刷一遍吧?
到那时,可就不单单只是成本的问题了!
还有。
之后发展经济,国内交通运输必须打通,这么看来,大基建时代也要到来。陆地虽然没有海港腐蚀得那么快,可再慢,又能慢到哪里去?拉长时间线,全国公路,桥梁,建筑物几十年重新修建一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照此看,四海水泥厂目前生产的这种“天然水泥”虽然能用,可因为其弊端,为了未来着想,只能小规模使用。
显而易见,这是万万不行的,完全背离了使用水泥的初衷;
便宜,结实。简便,耐用。
对此,章邯,还真的有解决办法。
倒不是他穿越者就全知全能,什么都会!这显然不可能。
不然前世他也不会只是个苦逼的小职员,加班猝死在回家的夜班车上。而是,水泥这玩样怎么生产,他切切实实见过。
前世,章邯老家就在太行山余脉丘陵地带的一个半封闭的镇子上,四周小山上的石头就是花岗岩【石灰石】。
在章邯小的时候,当时乡镇企业还没有全部退出中国经济的舞台,村里,镇上还有不少乡村企业。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村里企业除了一些随处可见食品加工的小作坊外,大部分厂子的生意都和石头有关。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一座花岗岩石材厂,规模稍次的就是一家水泥厂。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