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进的一声比一声响亮,渐渐地,这些人仿佛达成了某种音律节拍似的,让整个太和殿,乃至殿外,都在回荡着;
“请大帅晋皇帝位!”这句话。
实话实说,这些部下们劝进,还真不是章邯有意安排的,他事先并不知道会有这处。
本来,今日召集大家过来,章邯他本来的目的,也只是简单宣布一下自己确定了国号和新都城的事情。
故,就是因为事先没有准备,面对部下们的突然劝进,让章邯一时间竟有些不知道怎么应对。
突然来的一股情绪,让章邯心中再次对人家朱元璋由衷羡慕起来。
看看人家朱元璋建国时候那待遇,不管是大事小情,事事都有刘伯温,李擅长这样的能臣操持。他老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早就都已经给安排得规规矩矩,明明白白,人家只需要选择性执行就可以。
不仅省心省力,还能体现出自家威仪。
反过来,章邯再看看自己呢。
手下尽是一帮粗汉将军,竟一个能拿得上台面帮助自己操持的文臣都没有。
真要按照常理来说,劝进这件事都是登位者提前与重臣们商议好的。所谓集体劝进,也就是走个形式。三请三辞,向天下做出个谦虚的态度,才能顺理成章登临帝位。
章邯自己手下这群夯货们,居然在这么大的事情上,给自己带来突然袭击。章邯不禁暗暗发愁;自己到底是接受呢?还是拒绝呢?
接受吧!显得自己急不可耐。
毕竟自己心里打算建立的汉家王朝,就要按照三请三辞的传统汉家礼仪来。
可不接受吧!又怕地下这群夯货不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真的以为自己不想现在继位,呼啦啦站起来,那就太尴尬了。
太和殿中的空气一时间变得安静极了,在场几十人的呼吸声都变得有些微不可闻。
章邯则直挺挺站在上首的王座上闭目沉思,脸上表情变幻不定,可见相当纠结。而他面前正对大门走道地毯上,密密麻麻跪着几十名随他一起南征北战的将领。这些将领们俱低着头,屏住呼吸,内心喘喘,耳朵伸得笔直,静等着上首大帅的说话声。
‘尔等兄弟心意本帅笑纳了。
都是一个马勺里混饭吃的自家兄弟,哥哥我也就不藏着,噎着了。
大明开国在即,我章邯为国民黎庶计,为天下安康计,愿意出来,担起这条千钧重担,继皇帝位!’最终,章邯还是没有打算冒险。深思熟虑后,直接说了这么一番说辞,算是同意了。
章邯的话让跪在地上的众将眼底俱露出一丝微不可查的诧异。
来的路上,章四参谋长派来的人不是这么说的啊!不说是三请三辞么?怎么大帅刚一劝谏,大帅就直接答应了呢?
不过,大家也没空再多想,现在也不是计较这些“旁枝末节”之时。
他们这些人,本身在政治上就是草台班子,也不会如中原儒生那样把礼法看得比天大。
在他们心中,不管是三请三辞也好,一请答应也罢!反正章邯答应劝进,他们就已经达到了目的。
“臣等拜见皇帝陛下,陛下万寿长春。”
不知李小虎什么时候从那句戏文中听来这么一句话,鬼使神差,在章邯话音落下,第一个再次跪地拜倒,口中大声呼喊道。
其他将军们也不明就里,也不管对错,见最前方李军团长发了声,也马上跟上大声叫道;“臣等拜见皇帝陛下,陛下万寿长春。”
章邯抚额,深深呼吸两口气,也不打算纠正了,直接迈步走到帅案前方,双手托举,大声笑道;“众卿平身,都起来了。”
将领们跟着最前排的李小虎一起站起来,作揖弯腰谢曰;“谢陛下。”
漠北和林,汗帐。
两个是打扮模样的小侍女,一左一右,乖乖矗立在一名婀娜丰润的妇人两侧。不顾额头细密的香汗,轻轻挥动着手持的一柄羽毛团扇,把一股股微凉空气,送到这名美貌的妇人身上。
这名面容娇媚的贵妇人,却正是窝阔台大汗薨逝后,负责监国的乃马真后。
此时,她正以慵懒的姿态坐在之前窝阔台曾坐的宝座上,目光一眨不眨,低头凝看着手中这封数百字的信件。好看的眉头时而微微皱起,时而轻轻舒缓。
良久,其眼中依旧浮现出一抹纠结,显得还是有些犹豫不决。
乃马真别看快四十岁了,可岁月仿佛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被时光雕刻得更加光彩照人。
她身材骨架匀称高大,体型丰满白皙,眉烟绽放如葱黛,小鼻亭亭似荷船。最显眼的是眼角印的那抹桃红色的胭脂印,加上长长的睫毛,衬托着侧下方那对明媚透亮的丹凤眼,更加华贵逼人。
今天她穿的是一身典型蒙古妇女服饰。头上戴着丝质丹凤朝阳圆顶宽帽,尖头帽子四面,镶嵌大小不一的金色头饰,随着轻风袭来或是身子微摆,不时发出清脆悦耳的碰撞声。
帽子嘴上顶端,更是嵌入一颗鹅蛋大小的红宝石,不时反射出光彩,玲珑剔透,夺目之极!
下方衣服上穿的则是宽大的丝绸纱裙,裙面绣着五彩鸾鸟腾云图。其上,五只鸾鸟颜色各异,形态万千。细微之处,可见根根羽毛秋毫毕现,栩栩如生,足见织工了得。
有道是人靠衣裳马靠鞍!
美丽的容颜与华丽的服装相辅相衬,互相衬托,无不从各处细节,彰显着这个临掌庞大帝国妇人的权势和魅力、
乃马真之前长期居于高位,经常帮助丈夫处理政务,自去年丈夫过世后,更是直接被尊为监国,全盘接过国家大事。政务的历练,让她的形象,逐渐彻底脱离了之前那种娇媚丰润贵妇人的形象,转身在周身养成一道无形的气场,散发着尊贵的气息。
今日,她原本没什么事,不料,忽然接到封的被封到印支的章邯万户的信。
信中,说他已经带人平定了位于印支北部的德里苏丹奴隶王朝,准备建立自己汗国。
特此上贡,希望汗庭依照旧例,准许自己的建立藩国的申请。
并且,和请封信一起被送来的,还有章邯万户进贡的一叠厚厚礼单。
乃马真刚才已经打开礼单看了,里面进贡的礼物数量极多,足足写了几十页,也足够贵重。
珊瑚玛瑙,绫罗绸缎,金银漆器,宝药皮毛等等,不一而足,数不胜数。
就算不去算其具体价值几何,单一眼扫过去,看这礼单的厚度和财货的质量,就可以大致推断出,这位章邯万户的礼物绝对丰厚得难以想象。
虽说是献给汗庭的,其实和献给她也没什么两样,反正最终大部分都要充入她私人小金库。
平白得了如此大的一笔财物,要是换做以往乃马真还是窝阔台皇后的那时候,定会欣喜得整宿睡不着。接着,她自然会欢喜投桃报李,忽略对方信上请封的内容,看在海量财物和对方恭顺的面上,极力游说自己丈夫,帮对方成事。
只不过,现在她身为大蒙古的监国,和之前的身份不同了,心里的想法自然而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自她监国这一年以来,她除了向往昔一般处理政务,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一件事身上;竭力为自己儿子拉拢势力,助其登上大汗之位。
一想到儿子贵由的汗位,乃马真就感觉脑门绷得紧紧的。于是放下手中信件,用那白皙的手掌,轻轻拍了自己额头两下,对身边三丈外一名服侍的宦官服吩咐道;
“去把贵由王子和拉赫曼大人给本后请来。”
这名宦官一下几步窜到前方,对乃马真恭敬唱诺,转身迈着碎步离开,传旨而去。
‘母亲,你说章邯那厮已经剿灭那个什么德里苏丹奴隶王朝,请封监国了?’和拉赫曼一起向乃马真请安后,听完母亲寻他们前来的原因,贵由脸上微微有些惊讶,下意识打先开口。
“嗯?”乃马真神色一正,惊讶于儿子的表现。
从儿子的反应来看,好像对章邯万户建立汗国的事情并不意外。
于是,乃马真微微抬高下巴,朱唇轻启,对儿子贵由疑惑问道;“你早知对方会请封汗国?”
贵由闻之,果断点点头。接着把自己知道关于章邯的情况,一一说给母亲乃马真和二人的心腹拉赫曼听。期间,语气微微顿了顿,还把西征之前,自己对对方的承诺和盘吐出。
听完儿子的叙述,乃马真恍然大悟,心中一阵嘀咕,若有所思。
她没有第一时间发表意见,而是把目光看向另一侧的拉赫曼,向他垂询对此事的看法。
进门后,拉赫曼除了依照惯例跟着贵由王子一起向监国行礼外,之后全程眼观鼻鼻观心,听得二人对话,不置一词,显得很是沉稳。
他的这幅处事模样,与世人对他宠臣的身份印象大相径庭。
不过,也从侧面解释了,这厮能在短短时间获得高位,且得到先汗窝阔台,监国乃马真,王子贵由三人的信任,不是没有原因的。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