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热热闹闹,忙忙碌碌的春节迅速远去。
待元宵这天又下了一场冬雪,周围温度便开始逐天上升,眨眼不知不觉间,时间自然悄无声息进入了三月份,入了春。
这会儿,正是那山花开烂漫,山河绿绕红之际。
三合村村民们也不再猫冬,开始一一走出家门。
带着农具,种子,赶牛拉肥,一边播种起那粒粒丰硕五谷,一边盼果蔬满仓。
三合村土地庙旁的学堂里,发出稚童阵阵悠然的读书之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子曰:……
路过的农夫,村妇,瞬间被吸引住,不由驻足凝望,面带笑意望向学堂门口,那篇章邯亲自写下的劝学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每个人离开时,嘴角都会勾出会心的笑容。
好啊!一切都那么美好。
正是那大地复苏,万物竞发的好春光。
当此时此刻,章邯一家数十口子人,已经收拾停当大包小包上了门前马车。
落在最后的章邯,卡鹏一声落锁,他们一家,即将离开这座平淡幸福的小村庄。
“为何走得如此急切,不能多留几日?”
扭头,章邯便看到面露伤感的百川叔怔怔地对自己询问。
“对啊,邯哥儿!
这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下次回来还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就多住几日吧。”
章通和送行的亲族闻言,也都立刻纷纷劝说。
章邯强忍着离别的伤感,勉强做出个还算洒脱的笑容。
走上前拍了拍百川叔等送行人肩膀,随后对大伙儿认真说道;“我又不是不回来了?
这次有军令在身不便久留,下次回来,一定和大家多待一些时间。”
百川叔闻言欲言又止,张了张嘴,半晌,只是吐出一句;
“在外边,万事当心,不行就回家来。”
百川叔这句话差点说得章邯泪奔。
他强行噎住眼眶的泪水,重重点头。
随后,把家里的钥匙交给百川叔保管,又扭头看了眼老宅门上新换的大锁。章邯慢慢后退着走到马车旁,猛地转身,眼泪瞬间溢出眼眶。
登上车垣,钻进车厢后,他第一时间对车外的车夫大声说道;‘启程!’
“一定要回来啊!”
车队走出村口,忽然听到百川叔的声音,章邯猛地掀开车帘探出头去。
就见身后送行的亲族,在百川叔的带领下正在对自家挥手送别。
见此一幕,章邯努力挤出一抹笑容,伸出手,用力朝后方族人们用力挥手作别。
看到车队的背影转过一道弯,彻底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百川叔这才放下高举挥动的手臂,重重叹口气。
接着,扭头对身后的族人们说了句;‘大家都回去吧。’
族人们闻言,皆转身,沉默朝回村。
待重新经过章邯家老宅时,章百川用力捏了捏兜里的钥匙,喃喃自语一句;‘邯哥儿,怕是不会在回来了。’
说完,便苦笑摇摇头,背手朝自家踱步。
他的背影拉得是那么狭长,比起年前那会儿,似乎略微佝偻了一些。
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风无力百花残。
章邯一行出了三合村,便沿着原路返回漠北。
一行人到西安时,李小虎已经在此早早等着了。
两相汇合之后,一路向东出函谷关,走走停停,行了三个多月,直到了六月中旬,风尘仆仆的众人,才终于再次回到了漠北和林家中。
在和林家中待了大概半个月,章邯便带着亲兵们再次起程。
这次他们仍旧还是从和林西城门出发,沿着东归时走的原路西返。
再次穿过草原戈壁,一路马不停蹄沿着钦察草原狂飙突进,整整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于1239年八月中旬,章邯带着两千多人,再次回到伏尔加河东岸的不里阿耳城中。
章邯满身风尘进城时,并不知道。
当他带着家人从汉地北返那会儿,蒙古西征大军之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话说,去年章邯带着亲兵东归之后,蒙古西征大军于春夏之际放牧养膘打猎。待到秋季之时,虽然没有再如1238年一样进行大规模的军事侵略,可大伙并没有原地不动闲着。
1238年,拔都一共做了三件事情。
其一,派遣使者给匈牙利、波兰、南罗斯诸公国等一众公国送信。
信中的内容基本就是恐吓他们,让他们交出被征服地区的逃难贵族,和诺夫哥罗德一样对自己表示臣服。
虽然他写给每个国家信的内容略有不同,大体的意思都差不多。
其二,在秋季,见西征军将养得差不多,人马物资皆再次充沛。
拔都便再次沿着去年的路线,又一次攻入北罗斯地区。这一次,蒙军几乎又打到了弗拉基米尔城的附近。
之所以再次回来,是因为自打春季蒙军撤离后,该地区的野心家们,和各种反抗势力见没了蒙古大军在头上压着,反抗行动接连不断发生,导致新的地区不稳。
这次行动,主要目的是就为了镇压占领区的反抗武装,彻底肃清这些地区的反抗势力。
其三,拔都派遣蒙哥与贵由率领本部军队,攻打北部高加索地区北部的阿兰人。
1237年奉命进攻这一地区的是别儿哥,今年拔都为了扩大战果,换成了蒙哥和贵由。
蒙哥和贵由本就不对付,这次一起行动自然是你争我赶,互不相让。
最终,两人的部队一直打到铁门关附近这才收手返回。
这地方,也就是上次西征途中,速不台和哲别穿过高加索的打耳班地区。
劝降的效果是惨淡的,战争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陆续收到拔都亲笔信的欧洲国王和大公们,要不就是把他的信放在一旁置之不理,要不就是模棱两可接待使者一番,恭敬把蒙古使者送走。
可以说,成果寥寥,也可以说,拔都做了无用功。
战争行动是蒙古人的强项,一棵树上结出两颗果实。
一个冬天,不仅彻底镇压北罗斯的叛乱武装,且成功打下高加索北部的大片土地,掠夺了大量财富、人口、土地。
这次蒙古西征军各部,都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在北方大开化之前纷纷南下,避免了再次陷入泥泞沼泽的窘境。
当蒙古数十万大军完成行动,再次聚集在拔都选择的新都城-萨莱时,大家都很高兴。
毕竟这次大军行动,依旧如往常那样带回来无数的财富和女人奴隶。
至于说欧洲各国君主敷衍的态度,拔都得到使者们的汇报后,虽然不太满意,可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理由很简单。
既然这些人不识抬举,那打过去就是,最多费些手脚。
且这次他们的敷衍态度,还给了蒙古大军一个侵略的绝佳借口。
故在一片欢快的气氛中,为了庆祝两路军事行动的胜利,就有人提议拔都举行一场盛大的庆祝仪式。
本来,这应该是件大家更高兴的事情,只是意外却偏偏此时发生了。
在这次高兴的庆祝仪式上,拔都和贵由、不理等人,发生了激烈的正面冲突。
本来拔都也是一片好心,因为蒙哥和贵由他们刚刚征服阿兰人回来,且大家马上就要再次分开,继续攻打南罗斯地区以及东欧地区。
他觉得大家都辛苦,确实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大家一起聚聚。
一则庆祝下,前一段事情取得的一连串胜利,让大伙放松放松。
二则,这样,不仅可以让西征大军各势力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还有利于之后下阶段进攻行动中各部的相互配合。
可以这样说,拔都的想法是有依据的,期许是可行的,愿望是美好的。
可是他并不知道,这会儿,他已经遭到了很多人的不满,甚至可以说是嫉妒。
前边攻打科洛姆纳要塞时,章邯为了在军中做生意,就提起过这个敏感的话题,当时他还遭到了师傅速不台的严厉呵斥。
且当时因为西征时间短,打下的地盘还不多,大家虽然对这些打下地盘属于拔都有所不满,但是还都十分可知。
可随着现在打下的地盘越来越大,且大家发现这些地方不仅财富不菲,地盘不错,且都可以十分轻松地进行有效统治。
心里那嫉妒的火苗越来越旺,对拔都的不满、嫉妒渐渐,都有控制不住的迹象。
这群人中,贵由无疑是佼佼者,不理则是他的忠实拥趸。
贵由不满是有原因的。在
他看来,自从他自己的最大竞争对手阔出死后,他已然已经成为蒙古汗位的第一继承人。
他拔都是什么人?不过是就是先汗来历不明儿子朱赤的后代。
能给他们家族一块贫瘠的封地,已然是帝国对他们家族最大的仁慈。如此富饶广阔的领土不是拔都家族可以享用的,应该属于他们窝阔台家族。
……
拔都为了举报这次宴会,在自家新选的都城~萨莱城之外的草原上,建起了一个巨大的帐篷。
他把西征军能胡来的贵族,将军,宗王们都召集到了一起,拿出大量的肉食美酒来款待大家。
刚开始的时候,众人济济一堂,把帐篷塞得满满的。
且大家也都没空手,各自都带来了美酒美食邀请大家一同效用。现场的气氛十分和谐,相当热烈,准备喝个不醉不归,好好放松下。
转折发生在祝酒之时。
拔都身为成吉思汗的嫡孙,又是西征大军名义上的统帅,且脚下站的还是他的地盘,再加之胜利连连。
一时高兴,也就没想那么多,便抢先喝了那么一两杯。
这事要是放在平时,并不是什么大事,大家也就付之一笑,权当没有看到,不会当回事儿。
可凡事就怕较真,贵由本来就憋着一股不满,拔都这般做派一下便把他的心头火勾起来了。
可还没等贵由有所行动,不理居然首先跳了出来。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