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
激烈的讨论还在继续。
京都一月份的夜里,鹅毛的雪花从天空飘落下来。
高楼大厦上,一块玻璃,仿佛隔开的是两个世界。
杨大利感觉到了一道视线落在他身上,他抬起头,正好对上了张一谋狭长双眼。
是询问,也是警告。
杨大利不敢藏私,开口说道:“徐导,这么说吧,科幻电影和现实电影不同在哪里,一般现实的电影,就是我们可以通过现实,但是那种科幻电影,是基于对于未来或者未知的一种想象,很多都是超脱与现实世界的,包含了想象力的世界,仅仅依靠现实世界是无法展现的,必须依靠科技手段。”
这话就说的比较透彻,科幻电影最不同的地方,就在这里。
张一谋握着冒着热气的茶杯,开口道:“一个是要运用现有的技术,另外一个就是用得好。”
每一个场景,通过现在的技术,能够达到什么样子,必须心中有数。
张一谋不是不相信徐峰作为导演的能力。
但是徐峰的履历他很清楚,徐峰没有制作过科幻片。
科幻片对于导演的要求,比传统电影更多了一条,你需要了解当前的都有什么样的技术,能够出来什么样的效果,毕竟很多都是后期制作完成。
徐峰对于这些器材技术都不了解,那么又怎么能够把握出来短片最后出现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不仅仅要懂,还要能够用的好。
现在只有三天的时间就要完成作品,来不及让徐峰一点点的学习。
这才是张一谋召集了龙国电影协会的人过来的原因,让他们给徐峰出谋划策。
特别是杨大利,别看他今天在港岛影视协会的人面前丢脸了,可是现在龙国这边要说最了解科幻电影的,非他莫属。
今晚龙国影视协会这边临时召开的会议,在座的也不过是十个人这样子。
大家的争论就此告一段落,全部人的视线都落在了徐峰的身上。
徐峰合上笔记本,后背向后靠,半靠在了椅背上。
“我先说一下我准备的科幻短片的故事,短片的名称《水滴》,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某天,联合国秘书长向宇宙中的未知生命发送了一条渴望建立交流和友情的口讯。不知过了多久,地球收到来自三体舰队的讯息。”
《三体》曾经那个世界华夏现代科幻小说的一部巨作,且作为亚洲首个获得雨果奖的科学文学作品,不仅使得华夏当代的科幻文学小说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将当时的华夏的科幻小说“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水滴》就是根据根据《三体:黑暗森林》改编。
徐峰继续简单的描述故事:“而今三体舰队的前哨探测器已经抵达太阳系,地球国际发射了螳螂号火箭,以捕捉这枚探测器。针对外星来客,人类的科学家、政治家和普通平民百姓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从外星生命的生物组成、来客的意图到宇宙科技的发展水平以及此次与地外生命接触的意义,每个人都踊跃提出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渴望读懂生命的密码。”
“短片大约会控制在十五分钟作用,我准备通过一个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来展示故事的全貌。”
徐峰抽出紧张白纸,开始在纸张上写写画画。
一张接着一张,铺开来十几张的纸张。
杨大利就坐在徐峰的旁边,看到他的这样做法,实在是不明白徐峰要做写什么。
“一开始画面打算让水滴以院子排列,然后这些水滴一点点的放大,展现出来舰队,最后的结束,是水滴反射的画面。”
徐峰抓着黑色的原子笔,一张张的开始讲解画图。
杨大利开始还觉得无聊,吐槽徐峰这个短片果然不靠谱,根本不知所云,等听到了后面,才恍然大雾过来,前面一切的设计,一种震撼之感油然而生。
前面的绝大部分场景都是人类观测水滴的表面,却反而看到了自己和自己这边微观物体的倒影,连自己这边舰队飞船上的一颗螺丝钉内部的微观结构都看得清清楚楚。
借用水滴一个隐喻,讽刺人类的狂妄自大。
妙啊!
徐峰用笔尖压住最后一张画图,侧头问杨大利:“按照杨导的经验,这样的效果,通过现在我们的设备是否能够呈现?”
“没问题,听起来并不难。”
杨大利觉得这个甚至有点简单,也许都用不到任何的设备,直接电脑后期制作都可以。
一台电脑就足够搞定。
不过这话杨大利不敢说,先前信誓旦旦的立下军令状,转头就被港岛的人打脸。
徐峰又问:“这里还需要的配音和配乐,能做到吧?”
“那是当然。”
任何电影都需要配音配乐,杨大利这点还是敢接话的。
徐峰把黑色原子笔丢到桌上:“既然这个故事特效和后期配音配乐都可以解决,也不需要演员配合,那么这部短片,大家还有异议吗?”
现在一阵的安静。
谁都看得出来,徐峰说的《水滴》这个短片,故事有内涵深度,再看杨大利的回答,完全是可以制作出来的。
“徐导似乎给科幻电影提供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张一谋的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的发抖,他用左手覆盖在右手上,双手握稳的茶杯。
张一谋发现他才是走入了误区的那一个人,他一直觉得必须通过科技的手段,才能完美的展示科幻片。
但是徐峰的这个设定,回归到了电影的本身,叙述的重点还是故事本身,只是利用技术来展示而已。
短短几句话的介绍,他已经能够想象出短片每一帧的画面。
感受到了这个短片的魅力。
”
张一谋道:“科幻片一直不是我擅长的领域,不过这个短片,我很感兴趣,徐导你制作的时候,能不能让我到现场的去观摩学习?”
徐峰点头:“没问题。”
杨大利也立即开口:“我也愿意过去帮忙,我现在《探月2》剧组就是现成的器材,都可以用得上,只要徐导愿意。”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