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二百三十章:《名义》的立意,林老震惊

  第二百三十章:《名义》的立意,林老震惊

  咖啡厅的插曲,徐峰早就抛到脑后。

  这几天,徐峰沉浸在选片的思考中。

  他的脑子里可以选择的片子很多,但是这一回选片,确实目前他效率最低的时候。

  列出来的这些片子都很好。

  可是他始终无法下定决心。

  他端着红酒杯,站在窗前,看着城市霓虹灯火,车水马龙。

  偌大的城市,人群熙熙攘攘,就像是小蚂蚁一样。

  他豁然开朗,立即给林老发送一条信息。

  【林老,关于剧本我已经有了想法。】

  聚光普通人,为平凡的人们发声。

  这是他的初心。

  这部片子就是最好的选择,他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他快步走到电脑跟前坐下,在WORD文档上敲下两个字《名义》。

  故事在他的脑海里面回放着,每一个人物栩栩如生,仿佛就在他的眼前一样。

  一夜无眠,他终于在键盘上敲打下最后一个句号。

  这个本子,在他心目中超越过其他所有的本子,这个题材极为契合。

  接下来,就看领导的决断。

  ……

  林老坐在书房,看着徐峰胳膊肘里夹着厚厚的剧本。

  因为有了《奇迹笨小孩》的经验,对于徐峰写剧本的神速,已经不在惊讶。

  林老说道:“老邓,这部电视剧要求的内容,倒是跟你曾经的工作有些关系,到时候还请你多多提些意见。”

  收到了徐峰的短信,林老立即就跟徐峰敲定见面时间。

  同时,也邀请了邓老。

  关于这部电视剧的事情,邓老早就耳闻,再加上林老的委托,他还联系不少以前的同事,找来一些现实的案例,正准备交给徐峰做一个参考。

  徐峰放下剧本,说道:“这是我写的新剧本,请您老过目。”

  一大叠的剧本,足足比字典还要厚。

  邓老惊讶,他的这位老战友几天前才告诉他这件事情,这一回被老战友喊过来,邓老以为是先谈谈创作的大方向,给徐峰一点灵感。

  好家伙,这厚厚的剧本,你这么几天就写出来了?

  再一看老战友,老神在在,似乎一点都不意外。

  邓老略作思考,就想明白,这老家伙,在这等着他呢!

  林老目光被封面两个大字吸引——《名义》

  他一时间也想不到,这一个会跟廉洁有什么关系。

  林老缓慢翻开一页。

  故事的开端。

  一位单位的部门负责人赵德汉被人举报受贿千万,当负责案子侯亮平前来搜查时,看到的却是一位长相憨厚、衣着朴素的“老农民”在简陋破败的旧房里吃炸酱面。

  故事的开端,这位收受钱财的人,却一直拥有着良好简朴的形象。

  拥有着巨反差的人物形象,一下子就把人吸引进去。

  不禁会疑问,就是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会做出来这样的事情。

  带着这样的疑惑,林老想要在接下来的故事里找到答案。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端。

  当这位腐败分子的面具被最终撕开的同时,与该案件牵连甚紧的汉东省京州市班子副手丁义珍,却在一位神秘人物的暗中相助下,以反侦察手段逃脱法网,流亡海外。案件线索终定位于由京州光明峰项目引发的一家汉东省国企大风服装厂的股权争夺,牵连其中的各派政治势力却盘根错节,扑朔迷离。

  林老暗自咂舌,这个故事的展开,他完全没有想到。

  你以为是一个惊天答案的结束,却没有想到,这只是一团巨大毛线团的一根线头,从这里开始,错综复杂的关系一点点的在他面前展开。

  看似独立的故事,看似没有关系的人,却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侯亮平的视角,一点点的剥离出来完整的故事真相。

  故事极其紧凑。

  每一次看似找到了故事的结果,却又连连出现转折,跌宕起伏,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要看完。

  厚厚的书页,林老一看就是两个小时。

  邓老看他这么专注的样子,心里十分好奇,到底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故事,竟然林老看得连头都没有抬起来一下。

  翻到了故事的最后一页。

  林老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却没有急着开口评价。

  对于他而言,惊讶的地方太多,他还需要一点时间缕清思绪。

  “林老你看完了,换老头子我来看看。”

  邓老也不客气,拿过剧本就细细的阅读起来。

  毕竟有过相关工作经验,故事刚看了几页,他就嗅到了几分不同寻常的味道。

  邓老忍不住抬头。

  “老邓,你先看完。”

  林老知道老友想说什么。

  邓老叹了一口气,又继续看了下去。

  很快,他也被紧凑的故事吸引进去。

  飞快的翻动着手里的书页。

  两人看了一遍,大约四个小时就这样过去。

  徐峰倒也不急,安静的喝茶等着。

  邓老看到了剧本的最后一页。

  眼睛闭了闭,千头万绪在心间。

  心中更是惊涛骇浪,开口问道:“不知道小徐父母从事什么工作?家中有人是从事过相关工作吗?”

  看完剧本,他就是一个感觉,真实,实在是太真实!

  真实到他有一种错觉,这个故事,也许曾经发生在某个平行世界!

  故事里面的人有血有肉,仿佛真的存在过。

  而里面的明争暗斗,惊心动魄,对于邓老来说不陌生,但是对于徐峰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

  到底是怎么想到的?

  出了徐峰有家学渊源,邓老实在想不到任何的可能性。

  徐峰摇头:“家父家母都是普通人。”

  邓老明显不信。

  林老说道:“小徐说的不错,他出身平凡家庭。”

  毕竟要把人调来龙宣部,关于徐峰的生平过往,部门早就了解过。

  清清白白。

  邓老愣住,那徐峰是怎么做到。

  邓老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

  里面每一个单独的故事,对他而言似乎都有些熟悉。

  但是这个故事又用一根线,把所有的故事串连在了一起。

  编制成了一张大网。

  如果问邓老,这个故事是不是太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