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四百二十四章 草船借箭

作品: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作者:闪闪繁星|分类:历史穿越|更新:2025-04-18 00:21:16|下载: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TXT下载
  十万只箭?

  听到这话,陈宫等人不由得眉头一皱。

  若是一两万支箭,那他们想办法加班加点,也是可以制作完成的。

  可是十万只箭,可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弄出来的。

  周瑜这是摆明故意刁难他们的。

  “怎么样,孔明先生能否做到?”

  周瑜目光炯炯地看着诸葛亮,嘴角泛起一丝得意的笑容。

  他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法子,让诸葛亮等人知难而退,少来烦自己。

  但出乎周瑜、陈宫他们的意料,诸葛亮反而呵呵一笑,

  “不就是十万只箭嘛,好说,好说!”

  此话一出,别说陈宫他们了,连周瑜也是微微一惊。

  众人都没想到,诸葛亮竟然会答应下来。

  “军中可无戏言,孔明先生。”

  周瑜皱眉道。

  “都督放心,五日之内我一定交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笑道。

  “行,那就多谢孔明先生了。”

  周瑜冷笑一声,随后站起身带着黄盖一行人扬长而去。

  等到周瑜他们走后,陈宫他们围了上来。

  “孔明,你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是啊,军师,那可是十万只箭!”

  “周瑜向来不把咱们放在眼里,万一办不到,他肯定会借机发飙的!”

  众人都为诸葛亮有些担忧。

  要知道他们现在是寄人篱下,哪里有足够的人手、材料去制作十万支箭?

  但他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摆手笑道,

  “你们暂且放心,我自有办法。 ”

  “孔明向来足智多谋,大家就不要为他担心了。”

  陈宫轻笑道。

  ……

  接下来几日,诸葛亮平时喝喝茶,出去散散心,倒是过的悠闲自在。

  仿佛压根就没有接下制造十万支箭的任务。

  原本陈宫对诸葛亮还颇具信心,但眼看后天就是交箭的日子,而诸葛亮却仍然无动于衷。

  他不由得有些着急。

  趁着诸葛亮准备出门,陈宫连忙拽住他,

  “孔明,你这是打算作甚去?”

  诸葛亮轻笑道,

  “今日小雨纷纷,正是出门垂钓之时。”

  “你还有心情垂钓,”陈宫有些恨铁不成钢地道,“后日便是交箭之日,到时候周瑜责罚下来,该如何是好?”

  “你自管放心,包在我身上。”

  诸葛亮眨了眨眼。

  “这可不行,你若完不成任务,只怕我们也要受牵连。”

  陈宫摇摇头,态度坚决。

  诸葛亮见状,无奈地叹了口气,

  “也罢,明日天亮之前,你来帐中找我便是。”

  “行!”

  陈宫满口答应下来,这才放诸葛亮离开。

  ……

  次日凌晨,天色仍然昏暗之时。

  陈宫就起了床,满腹疑惑地来到诸葛亮的营帐中。

  “孔明!孔明!”

  他叫了好几声,诸葛亮才打着呵欠起身。

  “公台兄,你怎么来得这么早?”

  “废话,明日就要交箭,我怎么睡的安稳?”

  陈宫没好气地道。

  诸葛亮瞧了一眼外面的天色,摇头笑道,

  “这会还早着呢,晚一会吧。”

  说着他把陈宫晾在那里,自己又回床榻上睡觉了。

  这把陈宫给气得够呛,但也只得按捺住性子,等在营帐。

  又过了许久,天色刚蒙蒙亮。

  诸葛亮这才清醒过来,看到守在一旁的陈宫,忍不住哑然失笑。

  “公台兄,你可真是积极。”

  “时间差不多了,你快起床吧。”

  陈宫催促道。

  诸葛亮便起身,洗漱一番后,带着陈宫朝外走去。

  陈宫原本以为,诸葛亮会带自己去一处工坊之类的地方。

  但出乎他意料,诸葛亮却将他带到了长江边。

  此刻长江大雾弥漫,江边已经停靠着二十余艘战船,每艘船上都有十几名士卒。

  陈宫一皱眉,发现这艘船的外面都布满了稻草扎成的假人。

  这更加加深了他的疑惑。

  诸葛亮带着陈宫上了船,吩咐道,

  “朝北岸华雄的大营过去。”

  听到这话,陈宫顿时大吃一惊。

  “孔明,你疯了?咱们不是取箭去的吗?”

  他们只有二十多条船,加起来不过二三百人。

  这要是去江北华雄大营,岂不是自寻死路?

  “公台尽管放心,我这就是去取箭的。”

  诸葛亮笑眯眯地道。

  在陈宫茫然不解的表情中,二十余艘战船大雾之中,朝对岸而行。

  等到行了一半,看着茫茫大雾,再想起战船周身布满的稻草假人,

  陈宫脑海中划过一道闪电,瞬间醒悟过来。

  “孔明,你……你是打算趁着大雾天,向华雄借箭?”

  “公台果然聪慧!”

  诸葛亮大笑道,

  “不错,等会咱们靠近华雄的水寨,士卒们就会擂鼓呐喊,作进攻状。”

  “万一华雄不吃这一套,出来迎战怎么办?”

  陈宫担忧地道。

  “你放心,华雄只有寥寥几艘战船,但凡他有脑子,都不会贸然出来迎战的,定然会下令手下士卒放箭。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在船身布满稻草假人的缘故。”

  诸葛亮得意一笑。

  陈宫沉默片刻,不得不佩服起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原来这几日你一直没有举动,就是在等今日的大雾天!”

  “正是!”

  诸葛亮大笑道,

  “公台,咱们只管在船上饮酒即可,等会华雄自然会把箭送来!”

  陈宫明白过来后,暂时放下了心头的疑虑。

  很快二十余艘船就抵达了,距离华雄水寨不到两百步的位置。

  士卒们按照诸葛亮的吩咐,将战船一字排开,随后开始擂鼓呐喊。

  很快华雄的水寨那边就敲锣打鼓,有人高喊道,

  “敌袭!”

  “敌袭!”

  但果然如诸葛亮所预测的那样,水寨中一片混乱,但却没有一艘战船出来迎战。

  见此情形,陈宫心中一块大石头彻底落了地。

  他大笑道,

  “孔明当真是神机妙算!”

  “来来来,饮酒!”

  诸葛亮举起酒杯。

  二人一饮而尽。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嗖嗖嗖”的破空声。

  诸葛亮放下酒杯,得意地大笑道,

  “听见没,华雄给咱们送箭来了!”

  陈宫也是忍不住露出笑容。

  然而还没等他俩得意一会,一名军士就匆匆地闯了进来。

  “军师,不好了!”

  二人笑容一僵,诸葛亮皱眉道,

  “出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