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22章

作品:金屋恨|作者:柳寄江|分类:都市言情|更新:2025-04-18 00:19:22|下载:金屋恨TXT下载
  虽然,死的是不值了些,但,我就这么下笔了。跟室友说,这叫一天之内完成生命历程的三级跳,从第一天跳到最后一天,中间全省略。话说,你一个晚上问了我不下十遍赵钩戈的结局,怎么就忘不掉呢?严重表示怨念。

  第三,关于上篇那个方士,不少人表示怀疑。下次修,今天不想动笔了。

  第四,关于最后引用的那首歌,我今天搜歌词,才发现,很可能存在版权问题。真是晕,今天急着更,先写上。后续,慢慢处理吧。(对乌龟速度表示怀疑)。

  第五,关于尾声。

  不少人说,你还有这个这个没写。然后我大袖一挥,都扔到尾声吧。

  于是,尾声地字数堪忧。

  我本来是把这个尾声当作陈阿娇的番外来写的。去瞅瞅我发地另外的番外,就知道我多么能飚字数。

  所以,我打算多花些时间写我地尾声。明天停更一天,后天更尾声。但是我并不是要拖文,事实上,我是觉得,尾声,还是一气呵成些看好些。

  正文地最后一章,叫做《一曲清歌尽浮生》

  而我的尾声,叫做《浮生已到天尽头》

  浮生已到天尽头…啊!

  后天我更地字数,应该比平常一日的多。

  而这是我第一篇长篇小说的尾声,我想,仔细的,慢慢的,写。

  最后的最后,就是推荐票了。

  还剩最后两天。我想看看,究竟有多少人支持这本小说,支持我。

  希望明天能过半千。(话说,你呀,500就500,非要别出心裁说半千,欠揍!)

  祝,欢欣愉快。

  愿我的这个故事,伴你走过一个愉快的半年。

  尾声 浮生已到天尽头(上)

  她的这一生,慢慢的,就在长安城日出日落,建章宫花谢花开中,走到了尽头。

  元封元年,御驾返回长安的时候,已到了七月。金碧辉煌的御车在期门军的拱卫下慢慢从西城门进入长安,从掀开的帘子里瞥见了建章宫琉璃宫殿飞起的檐角,陈阿娇吁了口气。

  长门殿前,一池的碧菡萏也葱葱郁郁的开了。

  九月末,刘彻徙先东越流民于江淮,开始开发日后繁华胜过关中地区的长江流域。

  十月,率十八万骑,巡边陲,陈阿娇未随行。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率,临北河,以望匈奴。匈奴余民,迫于汉军威势,远远避走。

  元封元年末,黄河再度泛滥,帝后巡狩时走过的梁、楚之地俱受灾,民不聊生。

  刘彻终于下定了决心,腾出精力来,治理黄河。

  元光三年五月,“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

  ----《汉五?武帝纪》

  “当年汲黯、郑当时堵瓠子决口,决口深广,料物不足。”长门殿内,陈阿娇指着案上草绘的黄河河道,淡淡道,“再加上后来陛下放弃堵口。这才让水患横行梁楚之地二十年。”

  当时,她是端坐在椒房殿母仪天下的皇后,倾心的目光只是在夫君回到她身边时才亮得一亮,何曾管过千里之外无数流民的死活?

  “汉匈之战迫在眉睫,更何况。关中地区才是我大汉的根本。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刘彻看了她一眼。慢慢道。阿娇便轻轻一叹,身为帝王,考虑地是全局,而不是细部。对梁楚百姓而言,这个决定很残忍。但是。却不能说刘彻当年的决定不对。

  宣室殿里透出陛下的意思后,满朝文武都有些缄默。治河之事,殊无把握,又颇艰辛。到最后,落到地竟是太中大夫金日单头上。

  陈阿娇知道,这便是刘彻给金日单的考验了。

  自元鼎六年末,在建章宫面见地陛下,金日单便渐渐敛起了狷介狂傲的性子,行在朝局中。日渐谨慎。阿娇冷眼看着,暗暗慨叹。能为早早做出这样的牺牲,这个匈奴少年。应当是很喜爱着早早吧。她为天下苍生计,着陌儿提醒了金日单二句。

  第一。治河之事。重疏导而非单纯堵绝。第二,留心堵口的料物。

  元封二年。帝遣涉何前往属国朝鲜谕令朝鲜王卫右渠觐见。朝鲜王拒受谕令。

  四月,瓠子传来消息,金日单率郭昌及数万民工,以竹与石沿决口横向插入河底为桩,由疏到密,使口门水势减缓;用草料沙土填塞其中,最后压土压石,成功堵住了决口,黄河复故道。

  为此,刘彻擢升金日单为中郎将,秩比二千石。

  七月,因细事故,朝鲜发兵攻辽东,击杀涉何。

  秋,招募死囚,分两路征讨朝鲜。

  元封三年正月,俘楼兰王,控制丝绸之路。夏,汉军东定朝鲜,置真番、临屯、玄菟、乐浪四郡。

  到了秋天,满了二十岁的盛传为皇帝最宠地悦宁公主,终于在众人的猜疑等待中出嫁。而陛下为她选择的夫婿,竟是一位匈奴人。

  虽然金日单渐渐在朝堂中崭露头角,谨慎稳重,有辅国安邦之才。同时得到帝王和储君的赏识。

  但,他毕竟是匈奴人啊。

  如何能娶到帝后最珍宠的掌上明珠?

  在长安贵介百姓的费心猜疑下,悦宁公出的出嫁礼仪盛大举行。掌管国家钱粮的大司农桑弘羊,论起来是悦宁公主的义母舅,第一次没有对帝王地挥霍无度私下异议,拨算钱筹备悦宁公主的婚礼,爽快无比。

  长门殿上,刘初安静的坐在镜前,任阿娇仔细为她妆扮成待嫁女子。

  那样地柳眉,那样的面靥,在螺黛胭脂地晕染下,慢慢现出纤细玲珑来。镜中女儿,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双十韶华。双十,那么美地年纪,从此后,就要归于别人,悲喜系于他,荣辱系于他…

  “娘亲,”刘初喊了一声,落下泪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