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080面具下!到底是人是鬼?

  “有必要么?”贵由听得一阵头大,被章邯狂轰滥炸一番后,揉着眉头问道。

  “你说呢?”章邯无语翻了个白眼,说完也不再理会他。

  站起身来拍拍衣服上的尘土,就要朝大帐走去。

  “你要是觉得胜券在握,没必要!可以不做。

  但蒙哥必我是必须弄死的。”

  章邯转身走了两步后,脚步突然一顿,冷言说完这句话,再次迈开步子朝自己的大帐走去。

  这次他没在停脚步了。

  贵由看着章邯消失在自己视野中的背影,突然,其眉头拧成了一团。

  刚才他脸上的疑惑之情也瞬间不见,转而嘴角拉出一丝弧度。

  其微不可闻的话在夜风中划过;

  “章邯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只可惜......哎,再观察观察吧!毕竟......”

  不知离开的章邯,若是听到现在贵由说出的话,不知会作何感想。

  有道是;人人都带着一张面具,谁又能看清楚面具下,到底是人还是鬼呢?

  一夜沉寂,转眼过去。

  清晨山谷中出现丝丝薄雾,蒙古大军天不亮就开始埋锅造饭,直到朝阳冲散薄雾编织的纱帐,蒙古大军已经集合完毕。

  开始赶着俘虏的牛羊,牵着俘虏的布里克族人们,离开了这座静谧的山谷。

  这次蒙古中军之中,多了一个花白头发的老人。这人正是布里克部落的老首领。

  此时的他,经过昨天晚上的一番被折腾后,已然彻底认命。这会儿,正拿着昨天那幅毛毡地图,对贵由等人指着附近部族的栖息地介绍着。

  “各位王子,各位贵人,你们且看。

  我们周围百里内共有三个部族。

  分别东南方向五十里的扎马扎部落。正西方向一百里位于丘陵地带的红码部落。以及正南方向七十里的塔塔部落。”

  随着布里克老首领指示,骑在马上的蒙古贵族们,纷纷开始摸着各自的胡须,思索接下来进攻方案。

  在经过一番讨论后,见大家的意见始终不一致,领头人贵由,也变得有点犹豫不定。

  最后没办法,贵由直接一咬牙,指着地图对众人道;

  “大家也不必争执了。大军直接分成三路,各自带一幅地图,我们在的这里汇合。”

  众人闻言,凑近打眼一看。

  贵由指着的地方是一个巨大的湖泊。

  说是湖泊,倒不如说是一片小型的海洋。

  因为它的面积太大了,足足有大半个钦察草原那么大。

  章邯已经在地图上清晰地给这个大湖泊,标记了一个大家认为十分贴切的名字

  -里海。

  而里海,在布里克老首领这群突厥后裔话语中,里海有他们自己的称呼

  “哈扎儿海”。

  但不管是叫里海,还是哈扎儿海。都突出这个巨大湖泊的特点,那就是~大。

  里海的位置也相当重要。

  它位于传统欧洲大陆的东南端,高加索山脉以东,位于中亚和欧洲的十字路口,其东侧就是中亚一望无际的平坦土地。

  它不仅陆地处在交通咽喉,还与海洋相连。

  里海经过伏尔加河-黑海、地中海、可以直通大西洋,并不是一个内陆封闭的湖泊。

  由于其狭长巨大的面积,让里海处于不同地貌、不同温度带的包裹中。

  里海的北部就是章邯他们现在所在南钦察草原,属于温度大陆性气候带。而整个里海中部【以及南部大部地区】则位于温热带。西南部受副热带气候影响,东海岸连接中亚以沙漠气候为主。

  可以说一个里海,在多种气候的影响下的,呈现出的地貌千奇百怪,为一大胜景。

  贵由之所以让大家止步黑海北岸,因为这里是南钦察草原最南端的边缘地带,再往南就进入了沙漠和丘陵地区。这些游荡在南钦察草原的库曼人也是游牧部落,断不会生活在其他地区的。

  “我看行!”

  合丹昨天打布里克部落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不爽快,没有尽兴。今日发现有机会单独领一支军队,自然欢欣鼓舞连忙附和贵由。

  心心念叨,这次他可不会手下留情了。

  章邯也跟着点点头,对贵由道;“我带人去正西方向打红码部落吧。到时候,我便沿途南下和你们在黑海北岸会合。”

  见章邯开口,贵由突然想起章邯昨晚离开的话,心中恍然。

  蒙哥带领的部队此时就向西南方向进军,两者一联系,贵由便大致明白了章邯的打算。

  心中就是一动。

  若是章邯真能把蒙哥这个心腹大患除了,他贵由又将失去一个汗位的竞争者,这事儿何乐而不为?

  故章邯说出口后,贵由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接着他又让合丹和兀良哈台攻打的东南方向的库曼人,自己则领着中军一路南下。

  分配好路线,蒙古这次南下钦察的中路军,又再次被贵由一分为三。

  在离开布里克部落放牧的山谷一天后,几人正式带着各自部队分道扬镳。

  章邯和李小虎、王大年带着自己的本部三千人和六千签军,也开始了其狂飙突进模式。

  章邯这次运用的不再是平时大规模骑兵碾压冲击的战法。而是利用其强大的运动迂回能力,对各个部落进行突袭作战。颇有点像西汉霍去病突袭漠北的战斗方式。

  但和霍去病比起来,章邯他们的条件就要好多了。钦察草原不似漠北那样黄沙漫天,水源什么的都不缺。

  而且章邯他们的队伍,和霍去病那种,自带人行导航系统的强人不同。他们有还算详细地图,可以轻易找到库曼部落分布的地区,这是相当大的便利了。

  所以,钦察中西部沿途的库曼人部落往往面对这样一幕场景。

  正当自己悠闲放牧之时,突然就被四面八方的蒙古人围住了。接着就是一阵箭雨,一波冲锋,把他们部落的人员冲击得七零八落。

  要不就是大半夜大家正在帐篷中休息,蒙古大军就像幽灵一样直接冲进帐篷中杀人放火,把他们的家当付之一炬。

  之所以章邯可以如此神出鬼没,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无非是和霍去病当年所采取方法一样,主要靠两样东西;

  快速奔袭和情报收集。

  章邯他们刚出来时,基本上一个人都是两三匹马换乘。虽然还没有达到行军速度极限,但日行百里那是一点难度都没有。

  后来经过不断攻破部落,缴获物资,每人拥有的战马数量急速增加,到了每人五到六匹的地步。

  这就导致库曼人各个部落间,彼此根本相互发不出预警信号,就被他们突袭击溃了。

  当然,在情报收集方面章邯也是下了大功夫的。

  他不仅派出大量的探马,勘测远方的山川地形、水源牧场,让手中的地图被他绘制得愈来愈全面。

  而且他们每攻破一个部落后,章邯都要把这个部落的男丁收为自己麾下的签军。并且在这些本地人的帮助下,彻底了解周围的部落的动态。也让其手中的情报越发详细,准确。

  这些被收编的库曼人签军,不仅没有丝毫不情愿,反而尽心尽力帮助章邯他们攻伐其他部落,为他们提供情报的时候那也是相当的积极。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幕帮助侵略者的奇葩景象,就跟章邯出发时,所制定的俘虏政策有关了。

  章邯带着一万人刚离开大部队,出发后,就对部下下了命令。

  凡是攻破库曼人部落后,除反抗对象外,只许抢夺一半财物。剩下的一半则要留给原先部落的老弱妇孺保证其正常生活。

  凡是被征召或俘虏的库曼人签军,被编入签军后,将和章邯本部部队平分战利品。

  章邯不光对这些收编的库曼人进行物质奖励,军功奖励章邯也毫不吝啬。

  章邯规定;收编签军的统帅,只在库曼人中选拔。

  也就是说:

  哪怕你只是自己部落的无名之辈,只要军功够大,就可以一举成为统帅。而且表现突出库曼人,还可以主动申请加入章邯的亲信部队,且这过程,没有丝毫障碍和别的限制。

  可以说,章邯是一方面提高这些库曼人参军收益,一方面在军中为他们打开了上升通道。

  且所有加入章邯他们的库曼人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不管你是原先部落的首领,还是原先奴隶,在章邯麾下都一视同仁,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

  前;有看得见的战利品利益。上;有看得见的改变命运机会。

  故除了个别既得利益者外,大多数生活艰苦的库曼人和部落的奴隶,那是闻风景从,踊跃积极参军。

  渐渐地,这些库曼人居然成了扫荡周围部落的主力。

  且随着加入进来的库曼人越来越多,前期加入的库曼人手中有了财,手下又有了兵,更加死心塌地替章邯卖命了。

  而后期加入进来的库曼人,有了这群人的榜样,也被激得嗷嗷叫,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天。

  1237年夏季七月份。

  章邯部,经过三个月的扫荡,已经沿途推平了十余个库曼人部落。收编库曼人签军两万人余人,俘获战马牛羊无数。

  但事情总不会一直一帆风顺。

  这天,章邯接到了前方探马的情报。

  称:

  一部分在章邯所部扫荡过程中。逃脱的一些部落贵族,已经把蒙古南侵的消息传到了南方各部。

  这会儿,他们为了抑制章邯这支蒙古大军的脚步,保住自己的地位。在章邯他们南下的路上,有二十余个大小部落组成了六万大军,准备和章邯他们他们决一死战。

  刚收到这个消息的章邯心中既惊讶又恼怒。

  惊讶的是这些逃跑的库曼人贵族居然有如此大的能力,可以游说其他部落联合抗衡自己。

  恼怒的是自己这段时间太放松大意了,对方居然在自己眼皮底下,不知不觉完成这么大的动作,自己居然现在到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