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了宫门处的城楼,早就有钦天监官员在此等候。
见春总管一行终于赶来,面色焦急的钦天监监正,忙快步迎了上去。
刚开口,就是面色焦急对他们发出催促;
“春总管哟,您老可算了来了。
吉时已到,赶紧宣旨吧!”
闻听此言,春总管心中不禁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但他也知道今天是何等重要的日子,若是耽搁了时辰,任他如何去权势滔天,也难保不落个尸首分离的命运,故不敢怠慢。
遂急忙招手,唤来身后捧着托盘的小宦官。
他一边顺气,一边伸手从其手捧红色托盘内,取出一封明黄色,绣着五爪金龙样式的圣旨。
他再次深深吸口气,待冰凉的空气充满胸腔,觉得肺里火辣辣的感觉减轻一些后。
春总管立马捧着圣旨,快步走向城楼最前方。
面色严肃,慢慢摊开了手中的圣旨……
底下广场上的大臣们,来得早的已然在广场上站了两个时辰,来得迟的也是最少站了一个时辰。
且来了,就得按照品阶入列,旁边还有礼仪官负责监督。
如此重要的场合,那是动不敢动一下,痒不敢挠一下。
头不能抬,腿不能动,唯恐礼仪官抓到小辫子,在手中小本本上狠狠记一笔!
到时候罚俸,挨训事小。
真个留下这么个政治污点,怕是之后升迁就难啦!
想想后世一动不动站两个时辰的感觉,就能直观体会到,这帮平日养尊处优,官老爷们的心声。
故,当春总管捧着圣旨出现在宫门楼子上时,场下所有官员均精神猛然一震!
无数人在心中疯狂呐喊;
我的老天爷,您总算来了!
春总管哪里知道底下官员们的心声?
他现在神情无比严肃,比死了丈母娘都不差分毫。【他有丈母娘的话】
他一寸一寸摊开圣旨,其上的金色小楷,被东边射来的阳光照得金光闪闪,一行一行显现出来。
再次深深吸口气,春总管鼓起胸膛,以这辈子最响亮的声音,朝着前方广场大声宣读道;
“呜呼!年华易逝,岁月以坎。
不觉间,朕已年近古稀,不见韶华。
时光荏苒,自朕御极登临大宝,创立大明,已然四十载整。
四十载,自朕以下,大明士农工商无不筚路蓝缕,兢兢业业。
四十载,自朕以下,大明将士无不枕戈待旦,抛洒热血保家卫国。
四十载,自朕以下,大明不分男女,老幼,无不诚恳,持家,以保家国。
朕心甚慰,大明甚慰,天下甚慰!
今年是朕执政第四十个年头,也是朕的七十华寿。
常言道;人逢七十古来稀!
朕今日已然到了古稀之年。
这比历史长河诸多帝王都更长寿,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啦!
故今日,如此隆重召集诸位重臣,勋贵,行业翘楚,百岁寿翁,各邦使节,入我太虚宫。
不为其他,只为与诸位同庆生,为吾大明同贺!”
宣读完毕,合上圣旨。
春总管咽了口唾沫,迎着底下上千人期盼的眼神,再次张口,宣道;
“吉时已到,鸣鞭,奏乐,擂鼓,开宫门。”
“请诸位;入宫朝贺!”
“万岁,万岁,万万岁!”
春总管满含笑意,看着面前黑压压跪了一地的大臣,和煦缓缓把圣旨卷好,重新放回红色托盘之上后,方才转过头。
刚转身,便见太子正站在自己身后。
不知其是什么时候到的,正笑呵呵望向自己。
春总管遂大惊,赶忙疾步三下上前行礼道;“奴婢参见殿下!”
行完礼,他又对太子手中牵着的世子章冲一拜,脸上堆出菊花般的笑容,说道;“参见世子殿下。”
章森闻言,伸手虚抬,微笑回道;“春总管辛苦。父皇正在弘德殿等待群臣,快回去交旨吧!”
“是!”
春总管答了一声。
起身遂道;“殿下和世子也随奴婢回去吧,这里风大.......”
“埃?今日乃是父皇七十大寿,本太子准备同世子一起为父皇贺!这钟鼓,今日便是我父子来响啦!”章森打断对方的话。
“妙妙妙!殿下和世子如此淳厚,必能感动上苍!”
“那是,但如春总管所料。”
“铛铛铛........”
景阳钟巨大的回响经久不散,如水波一样迅速朝着四周扩散,穿过皇城,流入乡野,流入大街小巷。
凡是路人,动物,闻听不间断肃穆的景阳之音,无不驻足!朝钟声传来的方向看去。
“铛铛铛........”
七七四十九下过后,钟声立停止。
巍峨的宫门,在几十名戎卫士卒的推动下,轰隆隆!缓缓打开。
接着,是无数礼炮腾空而起,两队宫娥掩着素纱,挎着彩篮从左中右三个宫门处鱼贯而出。
这些花篮外面都包裹着红色彩绸,里面是五颜六色各种花瓣,姹紫嫣红,轻如鹅毛层层堆叠,煞是好看。
“啪!啪!啪!”
待执礼宦官甩动三声鞭响!鼓声大起,广场上的文武官员,百岁老翁,行业翘楚,各国使节,纷纷按照各自位置站好。
被最前方的礼部官员引领着,沿着左右铺设红毯的道路,进入两侧城门。
而勋贵,皇亲,外戚,等,则是在内务府总管的带领下,直入中间最高大的宫门。
等级,在皇权所在之地,无处不在!
几千人有序穿过宫门,便算是正式踏入皇宫大内。
有些第一次进皇宫的人,脸上露出雀跃之色,不自觉东西张望起来。
但一旁礼仪官可不是吃素的摆设!
立刻合上自己手中的小本本,上前大声斥责。
被斥责者无不面色大变!
赶忙讪笑两声,学着前方人的样子,低头看向脚下的红毯。
不知走了多久,才终于到了地方。
队伍停下,众人这才敢抬头,便见面前出现一座近十丈高的巍峨建筑。
铁木做柱,鎏金做瓦,飞檐翘翅,巍峨庄严。
底下,白玉为台阶,青玉作栏杆。两大截九层高台阶直入队伍最前方,一块九龙腾云巨大玉壁,镶嵌在台阶中央。
此处,正是今日举行仪式的弘德殿。
若是在京官员,参与过朝会的定然不会陌生这个地方,不正是他们平日参与大朝的光明殿么?
今日则换了个牌子,改成了弘德殿的招牌。
随之,众人便见从殿内跑出来一群小太监,搬来一张金光闪闪的龙椅和两把小号龙椅。
大号龙椅放在大殿正中央,两个小号龙椅则放置在其两侧。
紧接着,一大群宫女太监便抬着,拿着桌椅攀登从侧边宫殿中跑出来,开始布置会场。
待一切准备就绪,章邯爷孙三个,均是身穿一身大红色福寿衣冠。
被宫女太监,后宫妃嫔,皇子皇孙簇拥着的,从大殿中走出。
到了玉阶前,章邯爷孙三人分别落座。
其坐在正中间金色大椅子上,儿子章森和孙子章冲,则是分列左右两侧。
后宫妃嫔依照位分高低,坐在大殿左侧连廊布置好的桌子旁。
皇子皇孙,未出阁的公主,则是依照爵位高低,年龄大小居于右侧。
待过了大概半柱香的样子,春总管接到消息,在章邯耳边耳语两声。
章邯闻之,遂点点头。
春总管会意。
立刻走到玉阶侧前,一甩手中浮沉,打了个稽首,朗声高唱道;
“吉时已到,万民献礼!”
……
随即,两侧在礼部官员带领下,底下众人分列两边,两层宫门外传来一道又一道的贺礼差传唱之音;
虎拜稽首:天子万年!
虎拜稽首,对扬王休。
作召公考:
天子万寿!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