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这里山高路险,碎石嶙峋,十分不利于骑兵作战。
且大军后方又传来消息说南方勃固王朝,见蒲甘王朝大乱,遂陈兵北境三万大军北上。
且对方,半个月内已然趁着蒲甘王国被大明攻击秩序混乱,偷取了占领了其境内东南十几座城市。
且,对方仍没有停下脚步,还有朝着蒲甘城进逼的趋势。
虽然出征前,皇帝陛下没有授意他们东征军攻打勃固王朝的命令,但对方这种趁乱摘取胜利果实的行为,以王少博年轻气盛,又是目空一切的年纪,怎么可能忍受?
他遂留下两千骑兵交由副将统领驻扎蒲甘王国北部。
负责一面招抚其北境的城市,一面防止蒲甘国王从山区窜出来收复失地。
他自己,则带着剩下三千骑兵一路南下。
前往蒲甘城和城内的1万步军汇合,狙击北上的勃固王朝三万大军。【剩余1万大军驻扎在莱谬王国,负责断后,维护登陆点】。
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就是这场本来势在必得,王少博携大胜之师手拿把攥的阻击战,却出了大漏子。
和蒲甘城步军汇合之后,王少博和其麾下三千骑兵在城内略微休整一番。待补充完粮草,马料,弹药后,他才带着麾下三千骑兵以及七千步炮军队,组成一万人大军,浩浩荡荡迎头南下而去。
勃固王朝北上带兵的将军名叫郑希智。
其祖父乃是汉人,早年在中原犯事,徒岭南,后逃亡中南半岛。
家学渊源,到了他这一代,郑希智已然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深受勃固国王的器重。
这次北方蒲甘王国遭到大明攻打,国内空虚,建议出兵趁乱取利的第一人便是他。
所以,经他游说事成之后,他自然当之无愧得了这次北伐的主将的头衔。
说起这勃固王朝,其原本是蒲甘王国的一部分。
不过,在几十年前,下缅甸地区掸族首领伐丽流发动叛乱,于1281年在莫塔马割据称王。
常年与北方原宗主国蒲甘对峙,故这次趁乱出兵抢地盘他们之所以这么顺利!
无它,唯熟尔。
说起其战斗力,也算强悍。
加之这些年由郑希智这个熟读汉家兵书的将军领导北伐,也是屡建奇功,打下不少地盘。
就在前几年,其都城正式从莫塔马迁都到了勃固城。
加之掸族山民素来凶猛,后世屡屡在缅甸境内割据就是明证。
故其战斗力算起来,还是相当不错的。
后世我大清征伐缅甸一败涂地就很说明问题!
要知道,当时大清正值康乾盛世,国力达到巅峰,人口亿万。
就那样,还在这一片地区栽了个大跟头!期间忽然有其他因素,但就结果而言,便可见这个这个族群的凶悍程度。
王少博并不知道这些。
因为随之于对面碰面后,依旧如之前那般,一个照面对方便阵型崩溃,呼啦啦跑得漫山遍野。
王少博随即依照惯例,立刻带着骑兵沿着其屁股后面追杀。
骑兵直追出二百余里,直杀得个人头滚滚,血流漂橹,他这才悻悻勒住马头。
挥舞着手中滴血砍炖的马刀,收拢后撒开几十里的属下准备后撤。
正待此时,后方忽然一名浑身染血的骑兵冒死过来,禀报说;
自他们骑兵追出半日后,忽然出现数万敌军,出其不意截断了步炮联军后路,随即蜂拥而上。
步炮联军仓皇反击,不敌!
遂,舍弃所有辎重,只余半数逃往北方蒲甘城。
王少博闻言大怒。
顾不得休息,遂带着骑兵赶回救援。
等他们退到步炮联军被伏击的地方,敌人早已消失不见,只留下满地的同袍尸体。
最让王少博忧心的是,步炮联军携带的三十门大炮也不翼而飞,也被敌军拉走了。
大败仗,大明建国以来罕见的大败仗!
消息传回国内,满朝一片哗然。
章邯更是怒气勃发!
即刻下圣旨;征调京营两万,西北大营三万,派李小虎亲自出征,誓要一举踏平这个勃固王朝。
李小虎率领五万精兵于半年后抵达中南半岛。
1261年,李小虎亲率六万大军征讨勃固。
战争开始后,李小虎令大军稳扎稳打,面对勃固方面修建的层层工事,炮兵一个个定点清理。
遂,大明军队,如同黑云一般,笼罩在整个勃固王朝的上空。
边关告急文书一封接一封传到勃固城王宫。
城内国王和诸部落首领从刚开始的震惊,到之后的焦躁不安,再到最后大明军队兵临城下,已然逐渐麻木。
轰隆隆的炮击声震天动地,刚修建没几年的勃固王城,被湮灭在硝烟之中……
破了城后,李小虎难得,一脸严肃下了屠城的命令。
他这嘴巴一动!
三日间,勃固城数万百姓,国王大臣,全部被屠戮了一空。
第五日后,大明军队全部撤出。
李小虎又命军队在城内铺满柴薪,浇上松油。
他亲自点上一把火,把勃固王城给烧成一片白地。
大火熊熊,浓烟滚滚,城内宛若炼狱的场景,被一把火抹除了所有痕迹。
若是放在别的地方,这一把火烧了都城,屠戮数万百姓的行为,必然对敌军形成空前的威慑。
出身于蒙军的李小虎,曾经见识过太多太多这样的场景!
哪一次惨烈屠城过后,要不就是对面匍匐投降,予取予求,要不就是被肆意猎杀,仓皇奔逃。
但,也就是怪了,这掸族人的思维却不似常人一样。
虽然缅甸地区也和东边的高棉王国一样,都信仰南传佛教,但其性格却是异常彪悍。
没有一点佛教徒的样子。
若是单单彪悍也就罢了。
当面攻打东欧,罗斯人也彪悍,用速不台当年的话说;那群大个子的棕熊,发起怒来连自己都砍。
要真是如罗斯人那样,也好办!
但偏偏这些掸族人个个既彪悍又狡猾,他们也不和你正面抗衡。
就是躲进深山老林,不时出来劫掠你的粮队,趁你人少给你一家伙。
打起了游击战。
要知道,大明虽然这些年军制改革,也装备不少火器。
但这些火器还是很原始,不具备特种作战的要求。
故大明此时,军队巨大多数训练的依旧是大兵团作战。
但大兵团对付这些钻山沟沟的猴子们,无疑是拿大炮打蚊子。
先不说打不打得过,就是消灭对方,自身的损耗也相当不划算。
为此,在和对方猫捉老鼠半年之后,李小虎不得不熄灭了肃清这些逃进东南山区残余的想法。
他命人在勃固境内大肆搜刮壮丁,在南部山区外围建立碉堡驻兵,又派出军队在入山的大小路口设置哨卡,严禁任何粮食,生活物资流入山区。
他的目的也很清晰明了,就一个字;“困”。
山区产粮少,我大军就围着你,一边招抚离间,一边控制粮食和生活物资进入,饿也饿死你,穷也穷死你。
等你们受不了的时候,要么翻山越岭远遁,要么跪地求和。
可以说,李小虎的计策不可谓不鲜明。一开始,确是取得了不小的效果,逼迫,离间招降纳叛了不少掸族部落。
但渐渐地,李小虎发现,前些日子快要饿死的这些余贼,居然不知道何时从何处弄来大批物资,又生龙活虎起来。
废了好一番功夫,牺牲数个密探,李小虎才终于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些山民部落,被当初偷袭大明步炮军队的郑希智整合在一起,翻山到东边平原抢来大批物资,又回来和他们继续耗上了。
李小虎;“……”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