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0415父子理念分歧

  观心堂后院一处暖阁内,爷孙三人围坐一张方石桌前,石桌上正摆放着两只红泥小烤炉。

  一只炉子上面,用竹签串起来的蔬菜烤肉正在滋滋冒油。

  章森一手烤着,不断翻转,另一只手则用一把小刷子在上面刷着各色酱料。

  他侧方的父亲章邯,面前炉子上则是放着一条二斤黑鱼。他也和儿子章森一样,做着差不多的动作。

  但,他的眼睛,却不时看向左手旁吃得猫嘴流油的大孙子。每当见其面前饮料空了,就立刻对服侍在旁的小宦官递个眼色。

  终于,待手里这把肉串烤熟,章森才接过宫女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抬眼看向上首的父亲。

  "父皇,澳洲崇智哥来信上书,说想在南平城附近修条300里的铁路,方便铁矿运输。"

  章邯头也不抬,仍专心致志翻着手中烤鱼。

  那神情,犹如在观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父皇!”

  见此,章森面色露出无奈,遂重新喊了一句。

  章邯眉头微微一蹙,面皮肉眼可见露出不耐之色。

  他挥手让贴身宦官小春子帮他烤,自个儿则侧眼看向自己儿子。

  正了正神色,语气平淡问道;“总预算多少,澳洲都护府出多少?”

  见父皇终于回到正题,章森心中便是一喜。

  他急忙伸出手掌,朝父亲方向张开五根指头,用力晃了晃;

  “总预算两千万龙币。

  他们愿意以矿产抵扣五百万,剩下一千五百万,需要朝廷资助。”

  “今年朝廷国库预算还剩多少?”

  章邯闻言,脸上表情不改变,依旧语气淡淡问出这句话。

  “这......”章森叹了口气!

  面如苦瓜,道;“皇儿昨日到财政部查看一番,也就这几年税收连年增高,财政部才宽裕一些。前年加上去年,国库目前还有资金三千多万。”

  “呵呵.....”章邯听得连连冷笑!

  “国库也就三千万年,他澳洲都护府一张嘴便要走一半。若是允了,海外各地都伸手要钱怎么办?你总不能只管澳洲都护府,南洋都护府,非洲都护府不管了吧?”

  “皇儿不是没有想到这一层,只是......”

  章森脸上为难再次加重几分。

  章邯不悦;“说!”

  “只是,如今大明无论是铁路,建桥,都需要大量的钢材。澳洲又发现数座大矿藏。

  儿觉得!要是能把矿石更多的运出来,这一千五百万就是翻一倍也不亏。”

  章邯倒是没注意这一茬,不过,前世澳洲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却是已然充分证明了这片孤悬南半球的大陆,确是矿藏十分丰富。

  并且,其中尤以富铁矿最为出名。

  章邯沉思片刻。

  刚才太子说的也是事实!

  大明建国三十年来,基本上国内基建就没停止过。道路,桥梁,楼房,船舶,到处都需要各种品质的钢材。且随着二十年前蒸汽机大面积普及,大明无论是采矿工业,还是冶金工业,产能也在逐年增高。

  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基建作业,还能对外出口成品钢材。

  唯一受限的,也就是国内的矿藏储量跟不上日益增长的生产效率问题。

  且,澳洲虽说离大明距离数千里,还需要漂洋过海。可随着造船业的发展,航线几十年通行,已然十分顺畅。

  就是加上运输成本,也比大明自己在南方山区里面的矿洞成本低廉,且质量还高。

  “澳洲矿产丰富,乃是我大明工业化的助推剂。朕琢磨着,既然崇智上书是要修矿区到海港的货运铁路,也不是不行!

  朕倒是有个想法,太子不妨也参谋参谋。”

  思索一番,章邯重新抬头,看向面带希冀的太子。

  章森赶忙点头,表示;“皇儿聆听父亲教诲。”

  “死呆子!”

  章邯听之,脸上不悦,遂斥骂一句。

  章森只是呵呵笑着。

  这些年他都习惯了,也不甚在意。

  这边章邯继续道;“澳洲矿藏,不管是铁矿,金矿还是别的什么矿,要专门派出一批专业勘探团队逐步探明储量。

  由皇室出面,组成专业的开矿公司,对其进行全产业的开采。

  另外,矿产的初加工工厂应该在本地建设,把半成品运到大明进行精加工,在自用,售卖出去。”

  章邯一番话,中心思想就几个点。

  澳洲矿藏,大明皇室需要插一脚,拿大头;

  开采矿产后,需要在当地进行粗加工,大明本土只收半成品;

  澳洲开矿,要根据储量做配套,优中选优,集约化,效率化开采。

  总结起来,不过是皇室拿利润大头,澳洲打造矿产粗加工的,大明本土则制造精品。

  父皇话里话外的意思,四十多岁,参政多年的章森瞬间便一清二楚。

  但其心底,还是暗暗咋舌父皇的胃口之大。

  在他看来,皇室的财产加起来比大明八千万子民加起来还多,其还像饕餮一样,四处往皇室拦钱。

  最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代表一国财政的国库,居然穷得叮当乱响!

  这种怪异的局面,让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的章森极度不适。

  以他看来,这不是本末倒置是什么?

  皇室作为天下之主,整个天下都是皇家的,要那么多钱财有何用?

  在他认知里,真正的有为之君,则是公器充盈,私器节俭。

  似乎察觉到儿子眼里浓浓的不适,章邯脸上霎时间再次黑了几分。

  章邯比章森看得清楚明白得多。

  没有钱财支撑,皇室,也就是一个名号。

  官员发不出俸禄你看他们闹不闹?士兵发不出金银你看他们嚷不嚷?百姓衣着无依,你看他们反不反?

  这些靠什么保障?靠帝国财政?靠官员清廉?靠百姓平白无故拿出收入一部分上交给你?凭什么!

  人人皆图私利而损公器!

  若是都有这么高的觉悟,天下早就大同了,还需要他章家来当皇帝么?

  章邯盘算打的乒乓响。

  他章氏要坐稳大明皇位,绝不能同历朝历代皇室那样,做匍匐在国家身上吸血的蛀虫,游离于整个大系统之外。

  他要把皇室,打造成帝国的行业寡头,要让全国居民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大明皇室的产业。要让大明所有有识之士,各行业经营翘楚,源源不断进入这个庞大的系统内,为皇室地位更加稳固发光发热。要让大明所有的暴力机构中的人,就是起了造反的念头,除了手中的装备,一个铅弹,一个枪头,一件衣服,一口吃食都离不开皇室的产业。

  只有皇室影响着帝国的方方面面,这些潜在的捣乱分子,才会因为方方面面的掣肘不敢铤而走险。

  后世韩国那些财阀为何能作威作福?为何能左右军政?为何罪恶滔天仍旧过得逍遥自在?

  说白了,离开人家,政府玩不转,军队玩不转,百姓也玩不转!

  可以预见,随着大明工业化发展,社会化进步,各行业形成寡头不可避免。

  与其等到他们这些不知道哪里出来的人壮大后左右朝政,还不如皇室凭借着前期巨大垄断优势,做那个最大的寡头。

  起码。皇室为了统治稳定,还会贴补百姓,还会救灾,还会兴修水利.......

  而若是让资源落入那些后起的行业寡头手中,不用想!

  他们只会变本加厉盘剥底层,让一个稳定的社会系统迅速崩坏。

  说白了,到了这个位置上,章邯没有退路;章氏皇族没有退路;他的后世子孙更没有退路!

  站在巅峰,俯视众生的人只有那么一小撮。

  底下人都虎视眈眈看着你犯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并不是一句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