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0384三箱金币

  京城驻守京营,驻地被分为两处。

  主营在神京城东三十里外月牙山,人数约八万人众。还有两万人,则是驻扎在西边过恒河工业区北部地区,一方面负责工业区的保护,一方面作为神京西方屏障。

  除此之外,在神京都城内,还有两万人规模四门戎卫营;五千人的皇城羽林宿卫军;再加上林林总总机构部队,警察部队;神京守卫大概在十五万上下,可谓道一句固若金汤也不为过。

  除神京外,章邯还命人在西北要隘开伯尔山口与拉合尓构筑要塞群,且驻守了大约五万人的边防军,因他们驻地地处帝国西北角,故也被称为西北大营。

  布置在达卡的三万人作用和西北大营的效果类似,就是为了维护帝国东北地区的稳定,故被称为东北大营,

  另外,前两年南征过后,章邯便把南征二十万大军一分为二。

  十万人驻守印度河入海口处的卡拉奇,为西南大营。

  十万人留驻德干高原东部临海的金奈城,负责监控整个帝国南方,称为南大营。

  而,其中,南征军的两位主帅章崇智和不儿温,也均被委以重任!分别进驻西南大营,南大营担任帅官。负责镇压帝国西南,南部。

  不过,此时,卡拉奇的西南大营中,依旧如往常一般。

  士兵们该操练的操练,该演习的演习,该休假的休假,一副歌舞升平的景象,丝毫没有一点风雨之前那种紧张的感觉。

  但,外边底层士兵们心情放松,依旧如故。可西大营正军大帐内,主帅将官章崇智,却一脸煞白瘫坐在身后的虎皮座椅上,嘴唇干裂也丝毫不顾,就那么失神地望着头顶的洁白帐顶。

  他下方左右两侧,分别坐了两名将领模样的人,右侧大案旁边,也一名青衣儒士袍服的中年男人。

  他们脸上的表情比之章崇智也好不了多少,甚至可以说,更为难看。

  其中,一个个子比较胖的将领先按捺不住,直接从座椅上起身,

  就见他猛地哗啦~抽出自己腰间的宝刀,就要朝面前站在帐篷中央,一身白巾裹身的汉子砍去。

  “薛将军,且慢住手!”

  那青衣文士见状,赶忙从上首大案侧方,直奔大帐中央处。

  一边焦急高喊,一边一把抱住对方抽刀欲劈的胳膊。

  “起开!”姓薛将军胳膊都比这青衣文士大腿长,胳膊只是一个拨拉,就把抱住他胳膊的青衣文士晃倒在地。

  那青衣文士只来得及发出“哎哟!”一声惊呼,便赶忙扭头,朝上首帅案后方仍旧愣神的章崇智大喊;“大帅,让薛将军请慢住手啊!”

  这一下大喊,总算是直接让章崇智彻底惊醒过来。他下意识配合着对方喊了一声;“住手!”

  一道泛着寒光的匹练在章崇智出声的刹那,擦着地上之人的头皮斜斜向掌门方向转了个弯。

  地上白巾汉子头顶几撮头发和一块白布,随着匹练离开,飘飘洒洒落在地面上,吓得这个汉子双腿一蹬,瘫软趴在了众人面前。

  不过,奇怪的是,这白巾汉子依旧咬着牙一言不发,任凭答滴答滴的汗水把眼眶浸得一片模糊。

  这时,中年文士已然踉跄着从地上站起身来,他随意从袖口轻掸了下身上灰尘,随后转身正对上首已然回神的章崇智,面色严肃建议道;

  “大帅,事已至此,就是杀了对方也于事无补,反而把站在我们身边的盟友变成新的敌人。”

  “新的敌人?那老的敌人是谁?

  乌先生!我等请你来是让你代我等生财的,不是让你带着我等谋反的。

  如今倒好,我等堂堂大名朝廷高官将帅,居然被阁下一番操作弄成了乱臣贼子,阁下不应该给我等一个交代么?嗯?”

  这次说话的是另一位较瘦的将领。

  他姓王,名瑞华,和刚才那名胖将军薛平乃是章崇智手下的副将。

  虽然他性格不像薛平那般冲动,上来就动刀子,但其在军中号称智将。此时逼问起对方话来,语气中尽是腥风血雨,寒光掠影。

  文士脸色瞬间变得涨红,几次张口欲解释,还是把出口的话憋在了心中。

  他明白,若是此刻不能说服主帅章崇智,恐怕他就要跟面前地上这个白巾男人一同赴黄泉了。

  上首章崇智此时已然不似刚才那般失魂落魄的样子,已然稍稍恢复了理智。

  不过,每每想到义父得知事情后的后果,他便感觉脖子凉飕飕的。

  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呐喊;“义父会怎么处置我!义父会怎么处置我?......”

  他此时的目光,也直盯盯望在大案前方青衣文士身上。

  显然,他心中的想法和王瑞华这个副将类似,希望对方给自己一个交代。

  说起这个青衣文士,他姓乌,名闻道。他并不是西大营军中之人,也不是大明人,而是一个宋人。

  乌闻道是去年十二月份与章崇智他们结识的。他本是福建商号裕隆海船上的名记账先生,在航海时遇到风暴,他和几名船员跳船逃生,扶着舢板到处漂泊。

  三天后,已经快要晕厥的乌闻道被章崇智手下巡逻队救下,带到西大营找军医医治。而跟他一起跳船逃生的船员却都不知所踪。

  当然,这是乌闻道醒来后,被亲兵带到章崇智面前后,他自己讲述的遭遇。

  对此,章崇智也没有深究。

  只是和对方简单闲聊两句,就准备打发对方离开。

  毕竟这里是军营,军规规定,闲杂人等不能多待。

  可就是这一简单对话,让章崇智有了别的想法。

  他发现这个名叫乌闻道的年轻人,胸有墨水不少,说话条理清晰,是个不错的人才。加之对方汉人的天然身份,博得章崇智的好感,便向对方伸出橄榄枝,聘请他做自己的书办,帮助自己处理公文。

  乌闻道直接拒绝了!

  言说自己宋地还有家人,之后还准备返乡云云。

  不过,为了报答章崇智的救命之恩,滞留大明这段时间,愿意留下来,做章崇智的临时书办,只需管他一日三餐即可。

  章崇智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答应了对方的要求。并且,大方给他开了书办同样的军饷,只是没有入大明军籍罢了。

  至此,南大营章崇智身边,多了一个军中外编的书办

  -乌书办。

  事情发生转折在两个月后,也就是今年的二月份。

  当时本地给军中供给的粮草需要人交涉,章崇智便把这名乌书办派了出去。

  本来这也就是一件十分平常的差事,但这位乌闻道本身似乎就不平凡,连带着当时回来,不但圆满完成和本地官府交割粮草的职责,还带回来三口装满金币的箱子。

  这确是让章崇智和身边将领们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追问之下方才得知,原来这三箱金币乃是这次交割粮草赚取的差价。

  当时这名乌书办和官府交割完粮草后,便进入卡拉奇城内,凭借他们的身份,辗转到了本地几个大的粮商,把手中新的军粮稻米换成两年前的陈米。这三箱子金币就是新米换陈米,那些商人给补的差价。

  章崇智们听闻金币来历后,都直接吓得大惊失色。

  要知道,大明军规;倒卖军粮可是要掉脑袋的。

  可接着这名乌书办却面不改色向众人表示,虽然这些军粮是两年前的陈米,可看起来和新米没有什么差别。既没有受潮也没有发霉,只是色泽比之新米略显暗淡,一般人绝对认不出来的。

  当时,章崇智再次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