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萨班大师到了凉州,却扑了一个空。
打听后方得知,原道阔端,此时已然和章邯以及蒙古各宗王贵族一样,动身前往漠北和林,参加明年即将举行的忽里台大会,推举蒙古第三任大汗去了。
其实,在窝阔台诸位王子中,阔端是十分有能力的一位!其军事才能和战略才能,我们从其南下攻宋一连串的胜利和战略布置也能看出一二。
但俗话说得好,千年老二就是千年老二。
比起嫡长子受人瞩目的贵由,深受父汗喜爱的三弟阔出,阔端这个老二,在窝阔台诸子中,光芒便被遮蔽,变得不再那么耀眼。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他这个老二,还遭到了各方的无意忽视,这就很让人无奈了。
这就也导致,阔端早早就已经十分清楚的明白,父亲汗位的继承,恐怕和自己关系不大。
再加上,自从父亲死后,乃马真皇后监国,为了推举自己儿子贵由上位,开始无节制的贿选布局。
且到现在,这种布局已经实施了近五年时间,更让他觉得,自己希望不大。
阔端这次北返,就两个目的;其一,遵循祖制。其二,彰显存在。
他的情况倒是与章邯大致相仿,就连参加忽里台大会的目的也大致相仿。
这也不奇怪,因为不仅只是他们俩。这次大会,除了寥寥三四个人外,其他的人,大略都是这种想法。
可,其中还是有一些不同,这是基于实力决定的!
就是章邯这次北上和林,除了展示大明帝国的存在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取利。
这个留作之后再讲。
先说萨迦大师在凉州等待阔端的时候,他也没有干等着。
而是利用这段时间,萨班大师开始在凉州各处走访,观察。
他发现,阔端果然非常有能力,他治下的凉州,繁荣稳定,各民族平等相处,蒙古政权对待宗教的态度平等且十分开放。
萨满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城内居然能做到和谐共处,丝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之后,萨班大师在给藏地各教派的信中如实讲述了他在凉州的所见所闻。并且信中认为,他们的藏传佛教,完全可以在大蒙古国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天空上,鸿雁排队南飞,一会儿变成“人”字,一会儿变成“之”字。不是发出高亢的鸣叫,提醒人们深秋已至。
而看它们来时的方向,早就已经狼烟四起,朵朵暗流在不同的人心中激荡。
和林,确切完整的名字,应该叫做哈喇和林。
作为蒙古帝国这个现今世界上最强盛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期内发生的一举一动,无疑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
而在哈喇和林内,权利的中心将进一步缩小范围,集中在城西那绵延数里,如无数白碗倒扣的的汗帐内。
目前,这座汗帐的主人,依旧是上一任大汗窝阔台的第三位皇后,乃马真监国。
遥记的1242年。那时拔都等人正带着西征大军势如破竹,直逼奥地利维也纳和西方最大的水上城市威尼斯。突然后方接到漠北汗庭的消息,拔都等西征军将领,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东归,第二次规模浩大的西征也戛然而止。
由于窝阔台死的突然,自然而然关于他的死因便出现了好多个版本。
但前面我们已然说得十分详细,且给列出不少佐证,已然证明窝阔台的死因纯属积累意外,并无其他原因。
只是,如此突发的大事件,自然少不了有新人捕风捉影,肆意发挥。
例如就有传言;
说拖雷的遗孀唆鲁禾帖尼为了给丈夫报仇,亦或是为了儿子竞争汗位,找了个厨子和亲戚给窝阔台投毒等等。
说得没有一点逻辑,且没有丝毫证据。
不过,大汗的突然去世,一个现实的问题就不得不摆在了众人的眼前。
即;继承人问题。
由谁来继承空悬的大汗汗位?
高层之中各有说法。
以耶律楚材为首的文官认为,大汗生前有意立三子阔出为继承人,只是因为阔出早就数年前军前暴毙去世。他们又认为窝阔台有意把阔出的儿子失烈门立为储君,并且亲口说过‘你可以君临天下’,且把失烈门单独接到汗庭抱养,但直到窝阔台突然死去,也没有留下成文的手令。
关键是以蒙古的制度,年纪尚小的失烈门,既无军功,也无威望,是不可能继承大汗汗位的。
故,耶律楚材等人怕是押错了宝,以为能在蒙古施行‘父死子继’那一套。
可说到底,这些文官的目的,不过是希望立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皇帝,坐那傀儡摆设,趁机加强文官系统对蒙古朝政的掌控力而已。
这种打得叮当响的算盘,不管是窝阔台遗孀乃马真,还是窝阔台的儿子们,黄金家族的宗王们,自然不可能答应。
所以,最终只能达成一个妥协的方案,先有乃马真监国,其后召开忽里台大会,在当众决定继任者的人选。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乃马真皇后作为窝阔台的遗孀,且她是个有政治野心的女人。
当时的情况是,拔都所带领的西征取得了空前的威望,选大汗最重要的自然就是实力和战功。
若是当即召开忽里台大会,拔都将成为汗位继承的不二人选,这是乃马真和窝阔台一系,察合台一系,甚至拖雷一系都不愿意接受的。
所以,由于这种种原因,才促使乃马真暂时监国,这也是诸方妥协达成的结果,也是用时间冲淡拔都军功最好的方法。
之后,乃马真以一直无法召集齐诸王贵族为由,将忽里台大会拖延了下来。
这一拖,就是四年,接近五年的时间过去。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耐心,其中,成吉思汗的幼弟铁木哥就率先发难,以“幼子守灶”蒙古传统为名,带兵逼宫哈喇和林。
好在贵由及时带兵赶到,铁木哥迫于种种原因,只能无奈退走。
把威胁消除了,乃马真这才得以继续监国。
与拖雷当时不同,乃马真在国中的威信和能力无法比肩,蒙古上下各派系,都只把她当做一个暂时过渡性的人物。
乃马真渐渐也发现了这一点。
她虽然热衷权势,却也不是什么无知的妇人,帮助丈夫处理朝政的经验告诉她,自己没有机会在蒙古目前的政治生态下,搞武则天女主临朝那一套。
唯一,给予希望的,只有自己儿子贵由可以顺利继承丈夫的汗位,到时候,她便可以保住权势,甚至有可能搞一搞“垂帘听政。”
只是,贵由虽然是窝阔台的长子,但黄金家族第三代人才辈出,他虽然不算差,军功也不少,可比他威望高,军功盛的可不止一位。
所以。在蒙古这种政治生态喜爱,他继承汗位除了自己天然的身份外,并没有多明显的优势。
若是放在汉家王朝,他这种嫡长子的优势自然可以掩盖其它不足,蒙古却不然。
只要是成吉思汗后代,就有同等的继承权,贵由占不到多大便宜。
蒙哥有军功和强大的拖雷家族支持,失烈门有文官,窝阔台家族,察合台家族三方支持。拔都军功卓著,也有强大的金帐汗国做后盾......
最终,母子二人经过商议,决定采用近代议会制度常用的办法;
‘游说。’
也就是私下里,挨个做蒙古诸王的工作。
当然,光口水是效果不大的,还得给这些人实实在在的好处。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