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0355穿城夜景,路遇盘查。

  下方乃是三四个小推车,就摆在街面店门两侧小平台上。每个小车附近,都摆着桌椅板凳,围坐着几名赤膊汉子扯着嗓子在聊天打屁。

  视线抬高,正前方,乃是一个门帘,上书“吴家酒坊”四个大字。若是抽动下鼻头,还能隐隐嗅到一股不知名的酒香味儿。

  马车继续缓缓向前移动,一个拿着小挫子的修鞋匠便出现在张载行的视线中。只见那个修鞋匠人低着头,一边侧眼睛和旁边中年胖妇女应答说着什么,且手中动作没有一点停滞,忙碌个不停。

  他这番敲敲打打,并没有吸引妇女旁边牵着的一个小丫头的注意。

  那小丫头大概,或许,应该是修鞋的胖女人家的。盖因为一只手被妇女紧紧攥着,但女孩儿另一只手,却扣着嘴唇。头顶扎着的两根羊角辫随着摇脑袋动作一点一点,踮着脚,回首侧着身子,用水汪汪大眼睛专注看着西边的什么东西......

  马车再次向前移动,小姑娘的身影也在张载行视线中彻底消失不见。

  他的视线中又出现一座酒楼,酒楼旁边几个七八岁的小家伙,正围着一个吹糖人的老人家欢呼雀跃,叽叽喳喳十分欢乐……

  张载行会心一笑,心下了然,随手放下手中撑着的车帘,嘴角不由勾起一抹浅笑。

  低声感叹道;

  东南形胜,三省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如今临安,帝辇之下,百业云集,宵旦喧嚷,商贸云集,何止十万人家?

  身侧韩大壮闻之,深以为然点头后,也放下手中车帘,扭头感慨回应;"昔日在大明神京时,俺老韩还时常感慨,神京乃是俺老韩见过最庞大的城市,繁华冠绝天下。

  可自从到了这临安,才倏然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是说的。若是比起富庶繁华,商贸之巨,人口之多,我大明神京实在欠缺良多。"

  张载行并没有反驳,表示认同。

  固然他们是大明官员,爱自己国家,但事实胜于雄辩,临安的繁华确实不是神京可以比的。就连之前他们待过的泉州城,肉眼可见,细节处也比神京要来的繁华许多。

  “待回去,张某一定把这一路的所见所闻编纂成册,大量印发,以开拓我大明子民眼界。”张载行眼神坚定,忽然说了句。

  ‘啪!啪!’韩大壮鼓掌;

  “张部长大作若出,俺老韩必定头一个订阅,来给部长捧场。”

  张载行却笑着摆了摆手,其后又摇了摇头;"张某作文,不为什么订阅,更不为钱名。只为大明各界都能看到我们和别人的差距,勿固步自封,成井底之蛙矣!"

  “部长高洁,俺老韩......”

  韩大壮话还没说完,马车猛地一个急刹车,搞得他身子一咧,差点栽倒,遂忍不住张头对车夫大声喝骂;“滑嫩老母,想谋杀本老爷啊?”

  张载行脸色也不好看。刚才幸好他情急之下抓住窗沿,不然脑袋非磕到车厢上不可。

  不过!性格如他,没有如身侧韩大壮那般气急败坏叫骂,而是沉声对车前喝问一声;

  “出了何事?”

  马车前方车帘刷地,被拉开。

  车夫脸进入视线,正指着前头阻塞的车队赔笑;“小的该死,惊了二位老爷。前方巡城卫盘查车辆,路面堵塞,还望老爷们体谅捎带。”

  人家给出理由,韩,张二人也不好再继续发作。

  韩大壮面带疑惑追问道;“这巡城卫是何人?为何深夜在大路盘查?”

  车夫闻言,眼底居然瞬间流露出一抹怪异之色,他用眼上下瞅着车内二人身上的官服,眼神神色捉摸不定。

  张载行发现对方异样,想是对方误会什么,就准备解释。哪知道,这时旁边韩大壮倒是先不满开口了;

  “我说你这鸟厮,这么看着大爷作甚?大爷又不是小媳妇儿,脸上没长花。”

  “噗呲....”

  张载行直接笑出了声。

  赶忙捂嘴,摆手,喘着气快速解释道;“我等乃是大明的使者,今日刚觐见完你们赵官家,夜晚城门关闭,便打算到西城游玩住宿。”

  说完,还从胸口拿出在宫门处开的条子给对方看。

  那车夫这时才深深吐出口中浊气,擦擦汗。赔笑道;“还请二位老爷见谅,实在是二位身穿官服,却连巡城卫都不明何物,让人实在怕得紧。”解释一番,见对方点头,车夫这才慢慢道来;“这巡城卫属皇城司管辖,负责临安的巡逻,盘查,缉盗,整顿市场等。”

  韩大壮恍然,不屑道了句;“我道是啥,不就是警察么,大惊小怪。”

  “警察?”车夫脸上疑惑甚浓。

  张载行笑着解释;"在我大明朝,负责市面管理的被称为‘警察’,和巡城卫职责差不多。故,我的同伴才有将巡城卫称作“警察”之言。"

  车夫恍然。

  不多时,前方车马被逐渐放行,轮到张载行他们的马车被几名巡城卫拦下。

  “车里是什么人!”

  接着张载行便听到的外面传来盘查的声音,他便把身子从马车车窗探出头,朝前方几名巡城卫勾了勾手。

  那小头目侧眼看到一名身穿官服的人从车窗探出头来,赶忙放弃对车夫的盘问,小跑着来到近前,陪笑询问道;“敢问是哪位官人?”

  张载行没有答话,而是在对方疑惑的目光下把凭条递给对方,方才笑着开口解释;“我等乃是大明帝国的使节,刚觐见完你们赵官家,城门已关,正要前往西城丰乐楼留宿。”

  “使节?”那小头目脸上笑容一僵。

  随后赶忙打开对方递过来的凭条看去,赫然一枚鲜红的大印印入眼帘。立刻重新合上凭条,递还给张载行。

  态度也不似刚才那般恭敬谄媚,而只是微笑言道;“原是大明使团,失敬失敬!既然准备在城内留宿,还望不要乱跑,免得宵小之徒生乱,误了友邦和气却是不美。”

  这小头目前后态度的变化,张载行如何听不出来?其语气虽然恭敬,其中的警告张载行也是闻弦而知雅意,只不过这就是双方心照不宣罢了,没必要较真。

  张载行后,也只是点点头。待对方又问了几个问题,便一挥手,放他们的车队通行。

  等马车离开刚才的位置几十米,韩大壮才嘀咕一声;

  “狗东西!”

  张载行笑着摇头,不置可否。

  接下来一路上再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他们一边拉开车窗欣赏两边的夜景,一边议论着这几天的行程,不觉间一个时辰过去,坐下马车,也终于行到了西城涌金门附近。

  到了涌金门,车夫并没有立刻停车,而是在一个拐角处一个转弯,径直拐进一个两车道的长街。

  肉眼可见,一个大湖就位于前方不远处,湖面灯火通明。因为已经到了十月,故街湖面上只有零星几条游船,倒是湖边一座白色拱桥附近,围着大量人群。

  顺着这条不知名两车道大街走了几百米,大湖已然近在眼前。打头的车夫便慢慢拉紧马缰,让马车缓缓停成一排。

  马车停好,车夫们这才跳下马车,来到马车左侧车窗敲了敲木板,提醒道;‘老爷,丰乐楼到了!’

  “可算到了,老韩的腰都颠散了。”

  咕哝一句,韩大壮立刻起身,掀开前方车帘子,先一步从马车车辕上跳了下去。

  张载行跟在其身后,刚弯腰站起来,就听到已然先一步下车的韩大壮,兴奋对他叫着;"张大人,快下来,附近都是好看的小娘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