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哪个时代,聪明人永远是占绝大多数,蠢货只占极少数。
所谓的优胜劣汰,本质上来说其实并不存在,只是某些人为普罗大众设置的一套话术。
因为人开始进化加速的数十万年,已经不需要在依靠体能才能过得很好,脑力劳动开始成为决定生存好坏的主要方式。
从生物学上来讲,这个人人的大脑只要不是先天出现损伤或者畸形障碍,那么这个人就和世界上的所有人在智力方面起点都是一样的,并无任何高下之分。
之所以出现好坏,唯一的区别,是思想的禁锢以及信息的禁锢,这才是千百年来所有统治者最有力的武器。
这种武器的表现形式分为两种,即物理上的规则与思想上的规则。
那些先行者们,利用这两种规则禁锢住底层人的认知,让他们靠着这些既得利益者们制定的规则来认识这个世界。
按照他们早就计划好的路线庸碌地过完一生。
不断被剥削的一生。
没错,这么本来就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从古至今,从未改变。
整个世界都被如套娃一样编织成一层一层的认知茧房。无数的吸血管道插入其中,顶层吸上层,上层吸中层,中层吸下层,下层吸底层。
最底层无法可吸收,只能不断自我造血供养上层。
上面吸的温和,勉强维持生命特征,上面吸得猛烈,他们就会尸骨无存,成为干尸,化为下一代底层吸取养分的肥料。
理论上说,这个茧房体系就是这个世界的规则,他本无对错。
其原动力也十分简单,且直指生命的本源真谛。
生存与繁衍。
一切掠夺他人的行为,都是基于这两种刻在基因中的原动力,有人为其赋予一个名字-本性。
而一切违反这个本性的行为,如同舍己为人,大公无私,天地大同的思想,因为其普遍的稀缺性,又被人们,定义为另一个名词-精神。
遵循本性的人顺应的是人的本性,违反人性行事的人,被这些遵循人性的人称之为;神或是圣。
这种精神,也被尊为神性。被祭祀,被歌颂,被弘扬,被传承。足见其珍贵。
盖因神或者圣,才是真正明白这个世界真谛的生物,他们是更高级的人,深深明白阴阳共生,方得永生的生命最高追求。
而这个思想出现的原动力,来自一种基因层面的恐惧-死亡。
不管是神或是圣,他们做的这一切违背人性的行为,无非都是为生命赋予定义,生命可灭,定义永存。
即留名青史,被后世传颂,这也就成了一种另类规避死亡的方法,即精神永生法。
这种精神永生法,就是他们打破这些茧房的最重要手段,打破世界规则的最好方法。
生命永存,精神永存,那么世界的基本规则,已经变得没有丝毫意义。
匈牙利领主们自然不是神圣,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在贝拉四世,亦或者在匈牙利,这个世俗体系中吸更多的血罢了。
贝拉四世表现得异常强硬。
他已经收到消息,蒙古人就要来了。
他明白,那些来自东方的蒙古人可不像这些领主,只是吸他国家的血那么简单,那些蒙古人是要把整个匈牙利这个微型茧房给一口和血都吞了。
因为这些草原过来的库曼人早就和蒙古人已经交过手,熟悉蒙古人的战法。且另一个原因是,骑兵是欧洲军队中的重要力量,这四万库曼骑兵,显然可以成为匈牙利对抗蒙古人的重要力量之一,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思考的角度不同,做出的决定自然不同。
作为匈牙利国王的贝拉四世,天然要有维护匈牙利统治稳定的责任,主动把匈牙利的力量削弱,这种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干的。
而这些匈牙利领主封臣却和国王不同。亦或者说,他们的利益有时候和国王的利益诉求恰恰相反。
他们真的不清楚蒙古人就要来了吗?他们真的不清楚蒙古人会侵害匈牙利人的利益吗?
不,他们十分清楚。
甚至在某种方面来说,他们比国王贝拉四世更加清楚。
可他们会在乎吗?不,他们也完全不在乎匈牙利的利益。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在这些匈牙利领地贵族们看来,蒙古人这些异教徒抵抗还是要抵抗的,抵抗不过也没有什么。
大不了摇身一变,把贝拉四世这厮送出去,自己转投蒙古人的麾下,照样不影响他们继续在自己领地作威作福。
若是现在,不趁你贝拉四世在台上抢夺更多了的利益,等头上换成蒙古主子,到时还不定什么是个情况呢!
国王和贵族利益诉求相反造成的彼此不对付,导致矛盾一步步激化,双方谁也逼迫不了对方妥协,会议一度再次僵持下来。
这种情况,一直直到蒙古西征军中路,南路十几万大军主力,到了他们的家门口。
匈牙利领土北、东、南被喀尔巴阡山脉呈半圆半包裹着。
山脉以东是罗斯地区,山脉以西便是匈牙利平原。
故这条包裹匈牙利的喀尔巴阡山脉,也就成为了一道匈牙利东部的天然防线。
再看西征军这边。
制定好进攻计划的速不台,立刻开始实行自己的攻略意图。
他先是把大军一分为二。十六万大军分为南北两路。
北面由拔都和昔班带领,率领主力中军,进攻喀尔巴阡山脉北方重要通道-维瑞克山口。
只要突破了这个维瑞克山口,中路主力,就能直接越过的喀尔巴阡山脉从高处顺流而下,直接插入匈牙利中部平原,攻略这片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
南路由速不台自己和章邯,率领七万大军。
他们要一路,要沿着喀尔巴阡山脉东部一直往南绕,绕到匈牙利另一个难以防御的重要通道-美狄亚山口。
突破了难免的美狄亚山口,南路军就能进入巴尔干的保加利亚地区。其后掉头向匈牙利南部北上,只要和拔都率领的中路军主力在匈牙利中部平原汇合,就能一南一北,共同钳击打匈牙利中部人口稠密区。
速不台计划的这个巨大的钳形攻势一旦形成,那么匈牙利中心平原人口稠密区,也是匈牙利的经济中心,无疑要就暴露在了西征军的南北重钳的夹击之下。
随后,只要西征军快速摧毁这一地区,那么匈牙利国家的整个战争潜力,无疑要被西征军大大削弱。
就好比前后两柄钢刀同时,在你的身前身后攻击你的身体,彻底封死你的逃跑通道,限制你的腾挪动作,顾此失彼之下,你就只能眼睁睁挨上重重一刀。
就在速不台开始实施钳形攻势之时,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没有束手待毙,他是怎么应对的呢?
早在去年1240年的圣诞节,贝拉四世派出的探子,就会定期向他传递关于蒙古西征军动向的情报。
在当时,贝拉四世就已经意识到,蒙古人这次真的要来了。且根据情报收集的蒙古人的凶悍程度,此时匈牙利要情况已经十分紧急,蒙军主力会随时对匈牙利发动猛烈进攻。
因为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贝拉四世不敢丝毫怠慢,立刻开始做出相对的应对举措。
首先,贝拉四世命人沿着喀尔巴阡山脉,这道匈牙利东部的天险屏障建立防线。亲自命令他的首席大臣,从北向南,沿着整个喀尔巴阡山脉监督建立稳固要塞防线。
具体措施;首先是把可以进出喀尔巴阡山的山口全部堵上,把山口旁边的松树全部砍倒做成路障,建造堡垒,修建各个山口的纵深防御。
其次,让边境的军队驻守在这些新建的堡垒中,节节抵抗西征军从山口突入,消耗蒙古人的士气。
这是贝拉四世设置的第一道防线。
为防万一喀尔巴阡山的防御措施没有阻挡住蒙古人,被蒙古人突破了,他又组织了第二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组织者就是可泰安汗带进匈牙利的那些库曼人。
面对蒙古人的侵略,这些库曼人展现他们能力的时刻也到了。
最后一道防线,就是匈牙利王国自己的部队。
贝拉四世的设想是,趁着第一道防线喀尔巴阡山天险和第二道防线库曼骑兵给他们争取的时间,立刻把匈牙利的军队召集到了首都布达佩斯集结起来。
待前面的两道防线把蒙古人的攻势消耗一空后,他再率领匈牙利的联军迎头而上,一举击溃蒙古西征大军,奠定胜局。
制定好了计划,接下来就是实施。
在圣诞节过后,他就命首席大臣立刻出发,到喀尔巴阡山组织第一道防线。
贝拉四世自己也很重视这件事,毕竟这是匈牙利的天然天险。若是能够借助天险,直接把蒙古人阻挡在喀尔巴阡山以东,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于是到了1241年一月份的时候,贝拉四世就直接亲自动身前往喀尔巴阡山脉巡视。
直到把山脉所有重要的山口自北向南全部巡视了一遍,做出了不少指示,听取了不少建议。
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后,贝拉四世才放心回再次到匈牙利首都佩斯城。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