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0235兵临基辅

  “哪里哪里!

  还是额驸出的主意好,拔都只不过锦上添花,不当什么。”拔都笑着摆手。

  二人相互恭维一番后,又聊了一些这次行动的细节部署。

  期间,两个人又喝了不少,这次是真的喝多有些晕了,章邯这才晃晃悠悠起身告辞。

  拔都打着酒嗝,亲自把章邯送出营门。

  直到看着章邯走远,他才被亲兵搀着返回大帐,由侍女服侍着入睡。

  解决了军队内部不稳的问题,章邯此时,心中彻底放松下来。

  故回到军营第一时间,他就吩咐章四派人,到各营把拔都许诺“只诛首恶不问胁从”的新处理方案告诉库曼士兵。

  而他自己则直奔休息大帐,上了榻后,埋头呼呼大睡。

  这一日,他旅途劳累,加上又处理这么一摊糟心事,酒意上头,身心俱疲。

  故沾着枕头不多时,便打起轻微的呼噜来,睡得很死。

  章邯这一觉睡的那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从下午睡到晚上,又从晚上睡到第二天辰时,章邯这才拖着酸疼的身子,从榻上捂着咕咕作响的肚子睁眼醒来。

  “来人,弄点吃的喝着过来,饿死老子了。”

  而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祭自家闹腾的五脏庙。

  拔都动作很麻利,上午就已经把昨日的决定全军通报。待章四过来向章邯汇报后,章邯这才把心彻底放在肚子里。

  事情终于完美解决。

  可章邯仍旧不能闲着,之后又开始整顿部队,操练兵马,随时准备再次出征。

  过了大概一周时间,这天章邯正在营中检阅部队,忽闻亲兵来报。

  说拔都、速不台两位大帅召集军中将领全部到中军大帐议事。

  章邯立刻便明白,西征大军下一阶段的攻伐,正式开始了。

  没敢怠慢,章邯扭头对李小虎交代一番,让他代替自己检阅部队。

  他自己则带着亲兵,上马直奔拔都中军大帐而去。

  到了大帐里,挨个和已经来了贵族将领打个招呼,章邯便自顾自找个地方坐下,开始等待。

  不多时,待众人到齐,拔都致辞说了几句鼓动的话后退下。

  速不台起身,开始宣读作战计划,分配作战任务等等。

  这场会议基本上就是速不台宣布,众将点头应命,两个时辰便说完了。其后速不台又让大家补充一些细节,完事后散场。

  各回各家整顿兵马,约定三天后城西集合,正式拔营。

  1239年9月10日。

  今天日头依旧热烈,艳阳把一望无际的草原照得金黄片片。

  萨莱城西城外,旌旗猎猎,人仰马嘶。

  西征军漫漫无际,如同黑色的海浪一眼望不到头。

  正午时分,祭祀完毕,速不台一声令下,数十万大军闻风而动,翻身后队便前队,全军开拔。

  各个部队首领带着各自军队一路向西,跨过了波光粼粼的伏尔加河,到了对岸后,大军彻底分开。

  分别由各自统帅率领各自部队,成半径漫扇状箭头,由一点朝着西边各个方向射出。

  这次西征军主要的征伐目标是南罗斯地区的诸公国。

  相比于北罗斯地区冰天雪地,南罗斯地处低纬度地区,气候温暖,非常适宜人类居住。

  且此地区因大部公国都处于乌克兰平原的缘故,物产丰富,不缺食物,人民生活还算滋润。

  南罗斯地区,东隔着伏尔加河接辽阔的南钦察大草原;西与匈牙利等中欧国家毗邻;南部濒黑海;北部是北罗斯诸公国。地盘处在亚欧交通要道之间,位置十分凸出。

  最值得称道的是,这个地区有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

  此地区不仅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土质肥得冒油,极为适合农作物生长。而且该地区河网密布大大小小数十条,气候温暖不冷不热,乃是欧洲地区自古以来的著名粮仓。

  当然,对于主要是游牧生活的蒙古人来说,这地方再适合种植,他们也不可能下马挥舞锄头种田去。

  至多再征服这一片产粮区后,抢来的物资多一些,收上来的税会比其他地方多一些。

  这个时间段,南罗斯地区主要是由基辅、切尔尼戈夫,斯摩棱斯克等公国组成。在其中,最大,最富有的,自然是南罗斯的中心地区,基辅公国。

  这次西征军过了伏尔加河后,各部虽然分散行动,可大致方位还是很明确的,共分为三路。

  北方一路进攻切尔尼戈夫公国北部地区后,再攻入斯摩棱斯克,最后掉头南下夹击基辅。

  中路军,从切尔尼戈夫南路推进,一路扫平各方城镇,平推直奔基辅境内。

  南方一路,则是沿着第聂伯河西进,扫清南部小势力和克里米亚半岛地区。最后的目标,也依旧是与其他两路大军会师于基辅。

  从西征军行军路线上看,显而易见,基辅这个南罗斯的中心,成了西征军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三路大军集中突破的关键地区。

  咕叽!咕叽!

  猩红的舌头不断舔舐,章邯手心那满满一捧的豆粕,肉眼可见地减少。

  直至手心剩下的那一些残渣都被火娃舔得干干净净后,火娃才意犹未尽扬天嘶鸣一声。

  章邯拍了拍手,抬头向四周看去,只见一望无际的天际线,入目已然看不见一丝枯黄。蔓延的黑土地充满视觉,让章邯忍不住附身下探,从地上抄起一捧冷硬的土壤来。

  微微用力揉搓。

  把黑土粗大的坷垃搓成一颗颗细小的颗粒状,顺着他指尖的缝隙飘飘洒洒散落,指尖甚至还能感觉一丝滑滑腻腻的油渍感。

  拇指搭着食指,搓了又搓,章邯眼底满是炽热之意,不由感叹一声;“真是个还地方啊!”

  比起前世买的东北过度开发的黑土,十三世纪的乌克兰大平原上的黑土,给他直观感觉不止肥沃了一成。东北黑土地尚且如此,就更别说去年在华北平原见到的黄土的土质了。

  那些贫瘠的黄土与其比起来,就是不用任何肥料,一把种子撒下去,这里的亩产量当是华北地区的三倍还多。

  真是老天爷赏饭吃,华北的农民朋友们,那是羡慕都羡慕不来。

  得…得.....

  牵着虎娃,一步步走向不远处的第聂伯河河边,望着逐渐放缓的水流速度,章邯感觉这个冬季这里必然不能向北罗斯地区那样很快结冰了。

  看样子,渡河将会成为拔都接下里的一个难题。

  这个思想只是在章邯的脑海里一闪而过。

  不在其位不谋其事,拔都才是西征军的最高统帅,这种事情还是让他操心吧!

  此时的时间,已然进入了十二月份。

  比起上次在北罗斯作战,十二月份温度依旧不到零下的南罗斯地区,气候条件无疑比北方好了不止一筹。

  之前,章邯在和蒙古大军一起渡过伏尔加河后,便开始一路分兵清扫南方的小公国,这会刚刚在克里米亚半岛打了一个了对穿,收获许多财物,回到北方第聂伯河附近。

  接下来,他准备准备沿着第聂伯河朝着西北行军,与蒙哥带领的北路军、拔都带领的中路军于基辅城下汇合。

  等战士们让马匹吃饱食物,补充完水分后,章邯再次跨上战马,抽起腰间漆黑的碎星宝刀,指着第聂伯河上游方向,下达了继续前进的命令。

  这次行动,章邯也把自己的六万骑兵分为三队。

  章邯领着中军沿着大河推进,李小虎轻骑兵在北边劫掠,因其部下军队最多,分散得很开,章邯才把北方交给他。

  王大年的重骑兵负责大河两侧,因推进的速度太快,具装铁甲披在人马身上行动跟不上攻伐的速度。他们这一路除了横推克里米亚半岛外,都是直披着半身轻甲,以加强行军速度。

  一路扫到大小村落,打的反抗基本没有遇到。

  行至1239年12月二十三日,中原小年这天,章邯一行遛遛达达才到了靠近第聂伯河中游的基辅城外。

  蒙哥此时已然率军到了城下,拔都、速不台的中路军还没有到来。

  章邯本就和蒙古这厮不对付,有道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也就没上去自讨没趣。

  只是派出一名亲兵上去通知一声,他自己则率领大军找了个小山坡,自顾自安营扎寨起来。

  章邯安营扎寨完毕之后,便抽空,隔着第聂伯河开始观察对面的基辅城。

  基辅城,位于今乌克兰中北部,城市的主体位于第聂伯河中游西岸,河边的几处高岗上。

  城市建立于882年,是当时罗斯诸国初始时期建造的第一座城市,所有“万城之母”的称号。

  到了十二世纪。基辅城经过数百年的不断修缮、扩建,已经成为了欧洲东部的主要城市,也是南罗斯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与前年被攻占的弗拉基米尔城,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弗拉基米尔城虽然有着和基辅同等的地位,由于城市建造得晚,和基辅比起来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基辅城内共有大小教堂100多座,宗教艺术和手工业在整个欧洲都是闻名遐迩,妥妥一座美丽而宏伟的城市。

  尤其是那高出城墙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椭圆色的金色穹顶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霖霖金光,隔着第聂伯河树枝掩映,流星般冲入章邯的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