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一百零二章 谢府

  苏恬笑看着谢挽清委委屈屈地把小手给收了回去。

  “苏恬,不要客气,有什么想吃的就自己夹,啊。”肖若兰招呼说。

  谢挽清立刻接话道:“是呀是呀,小哥哥多吃点!”

  苏恬笑道:“好的肖姨,我会多吃一些的,谢谢肖姨。”

  “不用这么客气。”

  晚膳用完后,肖若兰特意让人将苏恬送回去。

  谢挽清还不乐意,又被几人哄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肯让苏恬走。

  “那小哥哥你可要每天写信给我,我也会每天写信给你的。”谢挽清眼巴巴地看着苏恬说道。

  苏恬笑着宠溺地摸了摸头,“放心,我一定会的。”

  再过几年,他便可以上京赶考,如果成绩好的话,他说不定就可以留在上京了。

  但是这个打算他现在还没有告诉谢挽清,毕竟如果中途出了什么意外无法兑现的话,也只会让谢挽清白白高兴一场。

  “好了,我走了,清儿在京城要多多保重,也要多听肖姨的话哦。”

  谢挽清满眼写着舍不得,苏恬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爹娘和哥哥以外对她最好的人,现在就要分开了,她是一百个不愿意。

  她眼巴巴看着苏恬上了那辆马车,然后那车载着人驶远了。

  谢挽清追在马车便追着跑了十几米,“小哥哥!你一定要给我多写信!清儿很快就会回来的!”

  苏恬探出那车来朝谢挽清摆手,因为距离有些远了,大张着嘴巴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好了清儿,回去吧。”肖若兰走到谢挽清面前。

  她倒没想到清儿对苏恬的依赖性这般强,看来苏恬平日里对她确实很好。

  谢挽清被肖若兰牵着回了府里,但还是边走边回头,像是身后的人还没有走远似的。

  翌日一早。

  “东西都准备好了?不检查下有没有落下的?”谢濂对肖若兰询问说。

  肖若兰点了点头道:“我已经检查过了,没有落下什么,我们现在就可以出发了。”

  谢濂颔首:“走吧。”

  几人分了两顶轿子,肖若兰、谢挽清、谢洵川坐在一起,谢念川这几日不知道为何总喜欢缠着刘御礼,便和刘御礼坐了同一顶轿子。

  而谢濂则是在前头骑马,谢濂不喜欢坐在轿子里的感觉,总觉得太闷,他更喜欢在马背上驰骋。

  “娘亲,我们要多久才到啊?”谢挽清歪着脑袋问说。

  肖若兰回答道:“五日后就能到了。”

  “京城这么远啊?”

  不是京城远,而且岱水太过偏僻,而且肖若兰其实已经觉得五日的时间不算长了,毕竟这个时候的交通并不发达,马和马车已经是最快捷便利的交通工具了。

  “是啊,你要是累了可以睡一觉。”

  “好……”谢挽清缓慢地眨了眨眼,眼皮些微耷拉了一点下来,她昨夜睡不着,今早又是被肖若兰从床上给拔起来的,完全就没有睡够,所以现在依然是困了的。

  但是马车颠簸,谢挽清睡得并不安稳,好在马车里头铺了厚厚的垫子,勉强能让人睡着。

  行路的时间过得很慢,等到第五日到了城门关的时候,肖若兰整个人都如同虚脱了一般,身上哪哪都痛。

  在马车上一坐就是几个时辰还自动不能动,对于肖若兰来说是很难熬的。

  中途她几次想要下马车,也去试试骑马是个什么滋味,但每每到最后都放弃了,好在最后还是挺了过来。

  “你们怎么样?”肖若兰问几个孩子道,“很快就要到了,你们再忍一忍吧。”

  谢洵川和谢挽清小脸都是写着赶路的疲惫,但一到谢念川哪里就好像换了个画风似的。

  “娘亲!我不累!”谢念川神采奕奕地对肖若兰说道。

  刘御礼见了也有些惊奇,他看着谢念川道:“之前我早就想说了,大少爷的力气大得出奇,就连耐力也极佳,这么多日的马车坐下来,竟然一点影响都没有,是快练武的好材料。”

  肖若兰道:“那不如你便教他习武吧?”

  刘御礼这么一说,肖若兰脑中就出现了原书中的一个片段,说的就是谢念川拜师的事情,谢念川的师傅好像就是谢濂身边的这个亲信,她于是便顺坡下驴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刘御礼却摆手说道:“有大人在,哪里用得着我?”

  这时,谢濂听到他们议论的事情却突然插入话题说了句:“我看也未尝不可。”

  谢濂说完,对谢念川问说:“小念,你想要跟着你刘叔叔学武吗?”

  谢念川立刻高兴地点头说道:“爹!我想学武!”

  “刘副官,小念都说了,你还不答应?”

  刘御礼挠了挠头,他没收过徒弟,也并不认为自己有那个能力能够交好他,但他实在是知道谢念川确实是一块难得的练武的好面子。

  “这……好吧,既然大人都这么说了,那我也不好拒绝了不是?”刘御礼说道。

  谢念川兴奋地喊起来,“太好了!我有师父了!我可以学武喽!”

  “好了,我们现在先进城,详细的事等落了脚再说。”谢濂轻笑道。

  “嗯。”

  城门口,有两队守城侍卫把守着,查过往百姓的身份。

  “站住。”守城卫将几人呵住,“你们是什么人,竟然敢坐着马车过城门,赶紧从车上下来!”

  刘御礼上前,掏出怀里的令牌来,举起来给那些人看,“几位。”

  那些守城卫见此立刻收敛了刚开始那般嚣张的态度,他们纷纷低头恭声说道:“不知道是谢将军,还望将军饶恕。”

  “无妨。”谢濂不计较地说道,他自然犯不着浪费时间和这些人计较的。

  守城卫立刻松了口气,安排那些人说道:“赶紧让开,让谢大人和谢大人的家眷过去!”

  几人顺利地进入了京城,尔后便直接奔赴谢宅。

  偌大的牌匾显现在眼前,门口左右立着两蹲狮子石像,尽显气派尊贵。

  “哇!娘亲,这里好气派啊。”几个孩子没见过这样的门面,纷纷露出惊讶的神情来。

  他们在岱水县的新宅原本已经很好了,但和京城的这座大宅院比起来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