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76:林赵氏,你是鬼还是人?

  “这林大夫看着还挺着急的。”李婶子手握了把葵花籽磕着,“也不知道是去干个啥。”

  “谁知道呢,可能是莲花村那边有人生病,叫他去瞧病的吧。”

  顾晓晓神色自若,眼眸却低垂着。

  她早预料到林村医会走一趟莲花村。

  毕竟她这阵子表现的种种,的确与以前大相径庭。

  但是……

  “今儿中午吃了饭,咱们去一趟山里吧,看能不能挖到点野菜啥的。”

  思绪猛地被李婶子的说话声给打断,她把瓜子磕完,拍了拍手上的渣子。

  “行啊,待会你来喊我。”

  顾晓晓和人约定好,便各奔东西。

  各回各家。

  回到家刚把药给煎上,林二宝也从外头回来了。

  挑着满满两桶水。

  倒进水缸里头,也才小一半。

  林二宝浑身冒着热气,抬手擦着额头上的汗水,眼睛却全神贯注地望向树下头煎药的人。

  见其气色恢复如初,他悬着的那颗心才稍稍放下来。

  一刻都没停歇,转头又往外走去。

  在灶房收拾一通过后,王秀莲擦着满是水渍的手走了过来。

  “婆婆,我瞧马婶子家和刘婶子家为了省粮食,都是一天吃一顿,要不咱也......”

  一双眸子观察着婆婆的神色,带有几分小心翼翼的意味。

  在对方抬起眼睫时,她顿时刹住了话音,不太敢再往下说。

  顾晓晓无奈扶额。

  秀莲咋还惦记着节省粮食啊......

  虽说开源节流是没错,但每天只吃一顿。

  未免也太过严苛了。

  “别人家是别人家,咱们家有大宝的工钱和首饰典当的钱财,不必过于节俭。几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阶段,现在不好好进补,若是导致身体羸弱,每逢寒冷和乍春便会很容易生病,到时候花的钱只会更多。花小钱养身体,与花大钱喝苦药,你觉得哪个更为划算?”

  一股泛苦的气味钻进鼻子里,王秀莲的目光停留在那小罐子上头。

  静默片刻。

  “前者更划算。”

  药真的太苦了。

  每次喝完,她感觉舌头都麻了。

  还是吃饭好。

  填饱了肚子,又养好了身子。

  想通之后,王秀莲也没再执着于省粮食一事。

  “婆婆,我进屋去忙了,您有事儿叫我一声就成。”

  “好,去吧。”

  快中午的时候,太阳火辣辣地晒。

  几个孩子也从外头回来,各在院里头忙着。

  顾晓晓惬意地坐在树下头,乘着凉。

  林四宝依旧窝在屋里头,坐在窗边看书。

  村尾处林家的烟囱寥寥炊烟,锅子里冒着热泡。

  米饭在锅里头,快要熟了。

  ......

  毒辣的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热得人眼睛发花。

  林村医戴着斗笠,都觉着自己要烧起来了。

  ‘千辛万苦’地走到莲花村里,循着记忆找到里正家。

  莲花村的里正,见是林大夫上门,连忙将人请进屋里。

  这可是十里八乡最好的大夫。

  这有点病啊痛的,都得拜托人家。

  可不能得罪了。

  两碗凉茶下肚,林村医这才感觉自己‘活’过来了。

  赵里正陪着笑道:“你别着急,先把气喘匀了,再开口也不迟。”

  “哈哈哈,让你见笑话了。”

  林村医胸膛微微起伏着,掏出一块手帕擦着额头上的汗水,“此次前来,我主要是想与你打听一下林家大儿媳妇,赵家小女儿赵晓晓幼时的一些事情。”

  “怎么,赵晓晓又惹事儿了?”

  赵晓晓一家子都不是省油的灯,三天两头闹出点动静。

  在听到这个名字,赵里正下意识就觉着,赵晓晓肯定是惹了什么大事儿。

  林村医摆摆手,“是我想打听一些,关于她还未出嫁前的事迹。”

  赵里正微诧地挑眉,“你想打听什么事儿?且说来听听。”

  “赵晓晓可曾学过医?”

  “学医?”

  赵里正假作苦思状,过了半晌才笑着说:“没有没有。那赵孝弘的奶奶最是势利眼,怎么可能舍得花钱送女儿家学医。更何况赵晓晓一天学也没上过,大字不识一个地,哪能看得懂医书?”

  一天学都没上过......

  林村医心头一震,面上却是不显,似是而非地道:“原来是这样......”

  虽然不知为何,林大夫会特意来打听,赵晓晓是否学过医。

  但赵里正也不欲往深了追究,转而说:

  “今日天色也不早了,你要不就在我这里住下吧,明日我再派人送你回去,顺便我还想请你给我老母亲诊个脉,你看如何?”

  林村医瞅了眼日头,一把老骨头赶回去,怕是都得天黑了......

  “那便叨扰了。”

  “哪里哪里,是我要麻烦你才是。”

  阿谀奉承的话,林村医不愿多说。

  捧起凉茶,眼眸深谙。

  这事儿还需回去,与大哥商量一二才能定夺。

  林赵氏,不论你是鬼还是人。

  我都会将你揪出来!

  ......

  稻谷一收,大片大片的稻田空了下来。

  田里边干得梆硬,挖起来格外费劲。

  年轻人都不愿白费这功夫,把心思都放在过两天的赶集上头,寻思着学林大宝那样,上外头找个活儿干。

  只有几个老人在卖力地干着,哪怕手上磨得起了水泡,也没带停下来的。

  都想着把泥巴挖松,种点啥度日。

  顾晓晓站在山中一截高处,望着田里头背朝太阳,汗水大颗大颗往下滴落的庄稼老汉。

  山岗的风吹来,清凉带着微湿。

  就如她的心一般。

  她也想帮衬一二,可还没到绝佳时机。

  再等等。

  “你在看啥呢?”

  李婶子走她旁边,顺着往下瞅了眼。

  “啊......那是村里头王家老两口和方家老两口,他们今年开春的时候,齐齐感染了风寒,错过了种稻子的时机,这两家子就住在我家隔壁,天天嚼树根吃泥巴糊糊,我看他们日子苦,还送了两斤粟米面呢。”

  收回眼神,顾晓晓跟在李婶子后头。

  “他们没儿女吗?”

  “王家有五个女儿,自从嫁出去就再没回来。齐家老两口无儿无女大半生,以前听说捡了个儿子来养,养到十五岁那男娃就跑了,自此杳无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