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5章 广收门徒

作品:鬼谷两千年|作者:老贾不假|分类:历史穿越|更新:2025-04-18 16:56:24|下载:鬼谷两千年TXT下载
  “先轸,快来!”

  这时重耳已经跃上墙头,手中执着一张硬弓远远呼喊道。

  先轸也想走,可勃鞮是他下山以来遇到的最强大对手,一招紧似一招的剑光象怪蟒缠身,其剑法之奇诡,真气之强直逼师尊。

  他一咬牙凛然叫道:“公子,你走吧,不用管我!”

  “弃友而逃,岂是我辈所为?”重耳虽为一国公子,却大有燕赵豪侠之风,纵声笑道。

  嗖,嗖,嗖——

  他弯弓搭箭,一连三箭射来,勃鞮轻描淡写地随手连拨,利箭应声而落。

  不过借此一缓之机,先轸已几个箭步窜到墙下,一跃纵上墙头,重耳又连射三箭将追上过来的勃鞮逼得退后几步。

  先轸跳下墙头,挥起几剑将冲上来的数名士兵砍翻,抢了两匹战马。

  “走!”重耳跃下墙头,两人跳上马背,疾奔出城直往翟国而去。

  半日后,二人到达了翟国都城。

  翟武伯见外甥来到,欣然开门接纳。

  片刻后,城外尘土飞扬,数乘小车相继而来,离着里许时便有人大叫:“快开城门!”

  “是追兵,放箭!”

  余悸未消,以为是勃鞮率领的追兵,重耳便教城上士兵赶紧放箭。

  “我等不是追兵,乃是晋臣,愿意追随重耳公子。”刚放了几箭,城下就听有人大叫。

  重耳听到后急忙登城观看,认得为首一人正是赵衰,其余数人有胥臣、魏犨、狐偃、颠颉、介子推等熟悉的面孔,都是相交多年的一众死党。

  他哈哈大笑:“开门!”

  至此,重耳率领着一群小伙伴开启了十九年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涯,其流浪时间之长,甚至于比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十年海上历险还要多出了九年。

  这一年是公元前655年,重耳已经四十二岁。

  五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650年,同样侥幸逃脱的重耳弟弟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登位,是为晋惠公。

  重耳在翟国呆了十二年,接着对重耳顾忌的晋惠公又派出勃鞮来翟国行刺。

  重耳接到消息后,赶紧远走卫国,接着在齐国呆了三年,又去往曹国,而后是宋国、郑国、楚国、最后是秦国,前前后后一共是八个国家。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护送重耳回到了晋国,登基成为晋文公,已经是六十二岁高龄。

  流浪的这段时间,先轸只是众多随从之一,除了保护重耳的安全,陪着重耳一起东奔西走周游列国之外,也没有什么高光表现。

  而这段时间,王诩在干什么呢?

  收徒弟!

  经过长勺之战和柯地之盟,第一个徒弟曹刿或许用光了所有的运气和才能,加上鲁国羸弱不堪走向没落,他也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渐渐泯然众人。

  不过,他却做了王诩的义务宣传员。

  有人打听到曹刿的一身惊人所学源于神秘的鬼谷子,慕名求学者便陆陆续续地来到了云梦谷,以齐国、鲁国人居多。

  “周生?”

  打量着面前的这个傻乎乎的青年人,王诩努力在脑中搜索着他的名字,春秋历史上根本没这号人物,“对不起,你想学的飞翔术我所知其少,无法教你,请回吧……”

  王诩也想象孔子那样有教无类,可是历史赋予他的角色不是教书先生。因此他只能择其善者而教之,更确切地说是择其用者而教之。

  “吴能,想学钻地术?你的想法太奇特了,我的确不会,请回吧……”

  万鼎,哦,过……

  “你叫皇子,想拜我为师?”

  直到面前出现了一位名字霸气又怪怪的年轻人,王诩才多少有了些兴趣。

  这人的打扮也很奇怪,身材黑瘦,头戴着一方大斗笠遮住了半个面孔,也遮住了没有瞳仁的右眼。

  王诩脑中瞬间闪过了一段鬼故事。

  齐桓公在大泽狩猎时偶遇一鬼物,貌相极其怪异,大如车轮,身子长如车辕,身穿紫衣头戴朱冠。听到车鸣声时,怪物捧着头立起,一言不发,令人可畏,过了好长时间才诡异地消失。

  齐桓公以为不祥之兆,悬赏有识者。

  皇子听到后作乞丐打扮,头戴斗笠前往拜见。

  齐桓公见他的打扮很不入流,不屑地问道:“世上有鬼吗?”

  “有的。”鬼子肯定地回答道,“水里有‘罔象’,山岭上有“华”,山中有‘夔’,草野中有‘彷徨’,水泽有‘委蛇’。国君在大泽中见到的怪物,应该就是委蛇。”

  “有何奇异?”齐桓公问道。

  皇子道:“这种鬼物轻易是见不到的,当他以真形见到时,凡是见到的人一定会称霸天下。”

  一番话说到了齐桓公心里,由是大悦,赏赐若干。

  皇子,也就是能辨识鬼物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异士,实际上他对历史的影响极轻,发挥的作用与先轸比起来如萤光见日月。

  不过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一出现蝴蝶效应呢,王诩痛快地收作了三弟子。

  “你要学什么?”王诩问皇子。

  “我喜欢奇闻秩事……”正如王诩所料,皇子的所思所想完全符合他将来的发展趋势。

  “唔,这里有一卷《山海经》正合你用,你慢慢研究去吧……”王诩扔过去一卷最适合他的竹简。

  “侨如,你还是多读点兵书吧,不要只顾着练力气!”王诩对一名身高力壮,臂力惊人的壮汉道。

  侨如,将来翟国的大将军,有勇无谋,一次战斗中为人用计包围,死于疆场。

  “嗯,萧史,你的道术进步很快,再学一学吹箫,好事就是你的了!”

  萧史,乘龙快婿一词的始作俑者。传说他是天上的史官,投胎于萧家,收集散落于人间的史料,后来娶走了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两人一乘黄龙,一乘紫龙飞往天界去了。

  “华之滑,《易经》你研究得怎么样了?”

  华之滑,将来卫国的太史。

  卫懿公痴迷于养鹤,以至被赤狄国灭国,而华之滑幸亏学了一些卜筮术,抓住了赤狄人敬畏天神的心理,连吓唬带哄骗才得以活命。

  这些人都是一些历史上的小人物,不算出类拔萃,史料基本一笔带过,因此愿学就教,愿走就走,王诩也不强留。

  ……

  随着弟子不断增多,王诩的四间草屋已经容纳不下了。

  他独占一间是必须的,一间用于藏书,一间仓库兼炼丹房,最初属于曹刿和先轸睡过的那间居室盘起了一座土炕。

  这时,土炕上头里脚外的躺着六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