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7章 咱们听许大人的

作品:败家小县令|作者:唐月亮|分类:历史穿越|更新:2025-04-18 16:42:41|下载:败家小县令TXT下载
  相信只要查明许墨的那些机密,肯定跑不了他贪污的证据。

  将来查其他的大臣,也肯定一查一个准。

  杨达下定决心,新官上任,自己这回要好好地表现,让皇帝陛下满意。

  皇城司现在直接听命皇上。

  只有皇帝满意,他的个人前途才能一片光明。

  杨达一回到皇城司,马上召集人手训话。

  “陛下说了,务必找到许墨的罪证。”

  “我等只有把事情办好了,才能让陛下相信我等的能力。”

  “这次,我亲自出马,我们到了丰州,要对许墨进行十二时辰,全天无缝隙的监视。”

  “许墨他在劫难逃!”

  不过。

  等杨达等人,到了丰州的边境。

  皇城司们的心思发生了改变。

  杨达等人,正在路边的茶棚歇脚。

  就有手下问杨达:

  “杨大人,陛下为何让咱们来查这个许墨啊?”

  “丰州这地方,可真够穷的,再贪能贪几个钱!”

  这话说中了众人的心眼里。

  就连杨达也这么想的。

  但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一路上暗暗地观察。

  沿途的百姓,都面黄肌瘦,吃不饱穿不暖的,就连农田都光溜溜的,除了穷,再看不出什么。

  这时,大路上传来了动静。

  “都抓紧些,还有几里路就到了。”

  杨达等人,都望了过去。

  一看顿时都看呆了。

  一条长长的车队,看样子是商人,正往丰州而去。

  这么大的规模,也只有在京城见识过。

  不过,杨达很快就说服了自己。

  或许,只是偶然这一只,也可能,这个商队只是路过丰州。

  算不上什么。

  他们继续地休息。

  但就在他们歇脚的这一会儿。

  大路上的商队硬是没停下来过。

  一队接着一队。

  就连杨达等人歇脚的茶棚,也来了许多休息的人。

  杨达等人干脆离开。

  可路上,还是有人来人往的商队。

  这么多的商队,不是路过丰州能够解释的了。

  再路过,也不可能那么多商队路过丰州这个穷乡僻壤啊。

  杨达都傻眼了。

  “大人,丰州不是很穷吗?这架势,不像是穷地方呀!”

  杨达很是尴尬,干咳了几声道:“先去看看怎么回事。”

  众人快马加鞭,还没到丰州的城门口,就看到大批的人排成一条长龙,等着进城。

  因为等着入城的人太多,还排成了四条队伍。

  每队的最前方,都有人坐着登记着什么。

  杨达等人,此行就是为了打探情报,连忙走到前面查看。

  “官老爷,我爷爷的爷爷是状元,当年在丰州那也是有名的大户,现在落魄了,变成了寒门。”

  这人说着,那差人不停地记下。

  “身份有何证明?”

  那人拿出了他们家族是寒门的相关材料。

  登记后,放行入城。

  “下一位。”

  杨达没搞明白,他们这是在干嘛?

  这时候,另外一队有人上前,对官差道:“官老爷,我家祖辈都是泥瓦匠,丰州上上一任的知府家里,都是我爷爷亲手盖的。”

  杨达似乎明白了。

  刚才那一只队伍,排的是士人。

  而这一队,应该就是工匠了。

  再跑去听了听听剩下的两队的谈话。

  正好是农民和商人两种身份。

  杨达恍然地点点头。

  敢情,是按‘士农工商’这几种身份,排成的四队啊。

  那些登记完的百姓,都笑呵呵地离去。

  杨达拦住了其中的一人,问道:“请问,为什么要这么样的登记啊?”

  那人打量他几眼:“外地人?”

  “你自己去城墙上的告示,那还是新上任知府的命令。”

  杨达又问:“干嘛搞这么麻烦?”

  那人一听就笑了:“那是因为,许大人会根据每家的特长身份,来安排工作啊。”

  杨达满眼的不可思议:“为这么多人安排工作?这,这……?”

  其他的皇城司们,也觉得不太可能。

  京城都做不到,人人有工作的。

  “官府会给百姓安排工作?他们这么说,你们就信了吗?”

  那人无比的肯定:“当然相信啊,官府白纸黑字地都贴出告示,难道还有假?”

  杨达不屑地哼一声:“你们还不知道,这位新任知府的来历吧!”

  “那可是个大大的贪官,他肯定是想从你们身上,搜刮些钱财的,你们别上了他的当。”

  听到这话,那人顿时生气了。

  “你这人到底想干什么?刚来就说许大人的坏话。”

  旁边的百姓听了,也纷纷地道:“我们早就听说了,许大人是贪官。”

  “可他说话算数,不会坑我们的。”

  “对,我们可太清楚许大人的作风了。”

  这让杨达更奇怪了。

  “那你们怎么知道他是为你们好?”

  有人说道:“前些日子,一伙儿人打架,把城里的一家饭店给砸得稀巴烂,食材还有桌椅板凳全砸了。”

  “那伙人砸完了就跑。店家跑去报了官,许大人抓住了参与的那伙人,每人都必须赔五两银子给店家。”

  “那相当于店家一整年的收入啊。”

  “店家别提多高兴呢。所以说,许大人是好官。”

  杨达等人听到还有这样的事情,都愣住了。

  又有百姓说道:“再说了,许大人压根儿看不上咱们百姓的小钱,他说过的,要贪,就贪大的。”

  听到这话,杨达想起了自己的目的。

  连百姓都说许墨是大大的贪官,那就肯定不会错。

  这次的任务,看来没什么难度啊。

  杨达又试探着地问:“官府就算安排工作,可也用不了这么多的人吧?”

  据杨达事先掌握的情报。

  丰州现在不到十万的人口,但哪怕几万人,许墨可能给所有人工作吗?

  百姓一听,都打开了话匣子。

  “许大人说了,丰州太穷,必须下猛药才治根儿,所以要治,就必须改头换面。”

  “对,许大人说要搞大基建。”

  杨达听得摸不着头脑。

  “大基建?那是什么?”

  百姓们也跟着摇头:“我们也不清楚,总之,听着就像是了不得的大动作,错不了的。”

  “是啊,许大人骗我们干什么?咱们照着做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