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运作这一切瞒天过海偷梁换柱的操作,试图暂时留住有用之身、为大秦稳一稳阵脚,前前后后怎么说也得至少四五天。
而对面的刘备阵营,当然不会等他这四五天。
自从周瑜和赵云登陆成功、并且放进了虎牢关外的张飞、魏延后,刘备军的攻势是一天比一天迅速,一天比一天雷厉风行。
要不是成皋到雒阳还有一百五十里地,沿途还有巩县、偃师两座必经的县城,给了曹操一定的“空间换时间”缓冲余地,怕是他根本就撑不到安然撤出雒阳。
周瑜是八月初八当天登陆的,跟赵云合力杀了曹真时,已经是当天傍晚了,夜里他们也无法做更多事情,必须好好休息。
是初九那天一早,才开始回头夹击虎牢关,经过一两天的运作、战斗,其中细节也不必赘述,到了初十傍晚,张飞和魏延就进关了。
然后刘备军又花了一天打扫战场,肃清残敌打通粮道,八月十二回头强攻成皋县。
成皋的曹军在听说虎牢关确实丢了,虎牢关守将的脑袋都被周瑜拿来展示给成皋这边的曹军文武看了。被打得焦头烂额的成皋守军才彻底泄气,然后投降了。
算算日子,成皋县也撑了四天,够对得起曹操了。
八月十三日,张飞赵云一马当先,一边往巩县推进,一边又派人往黄河北岸报捷,告诉主公大军已经在南岸稳固拿下两座县城,如今正在进取第三座沿途县城巩县,顺便请示主公和司徒、令君,是否有军事部署上的调整指示。
请示的末尾,张飞和赵云还联署了一条建议,就是说南岸的桥头堡已经彻底稳固,可以考虑让河内的大军再分一批人过来,从成皋渡河,一起加入到正面进攻的队伍中去。
刘备接到张飞和赵云的请示后,自然不会立刻做出决策,而是马上找到诸葛兄弟,私下讨论一下。
“子瑜,孔明,依你们之见,下一步该如何打?要把北岸的人马,都拉到成皋去渡河吗?如果渡河了,后续又如何进兵?是不是直扑雒阳?”
诸葛瑾没多想是否渡河的细节,只是先专注于后续的打法,便稍微提了几点提纲挈领的建议:
“主公,我以为不可直扑雒阳,雒阳坚固,如果一开始就不切断其后路,必然导致守军敢于死守。因为只要他们肯守,守上一两个月还是没问题的,就算作战不力,后续渐渐不支,他们也能再考虑撤退。
所以我军必须给予严厉的威慑,一开始就要摆出剪除羽翼,扫清外围,然后彻底合围雒阳的姿态。这样才有可能逼得敌军人心惶惶,不敢死战——当然,如果我军行动迟缓,会给曹操逃跑的机会,但我以为,以曹操之奸诈多谋,他想跑肯定是能跑掉的。如果他没跑,也肯定是因为他自己不想,而不是没能力,这种情况下,给他再多时间也没关系。”
诸葛瑾的这番推演说得稍微有点啰嗦,他平时向刘备献策从来不是这样的。但这也没办法,毕竟兹事体大,涉及到逆贼曹操本人是否有可能突围,诸葛瑾必须先把这个漏给堵上。
哪怕刘备不会让他背锅,他也要为了堵天下悠悠众口,把话说圆了。
而刘备也果然没有质疑“我军去晚了会不会导致曹操跑掉”这个问题,他也已经默认曹操想走肯定能走,没必要纠结。
刘备只是专注于另一个点,探讨了一下:“可是,自古围城不是围三缺一才能让敌军不敢死战么?四面合围了,会不会负隅顽抗,殊死一搏?”
诸葛瑾对这点倒是非常有信心,想都没想就立刻应声回答:“这绝对不用担心,雒阳城内如今士气不会太高,一时的虚高也都是靠曹操大量散发金银钱粮买来的,不能持久。
所以彻底围城之后,敌军一旦作战不力,士气低落,就有更大的可能举城投降。就算有人负隅顽抗,我们也可以在围攻了一段时间、充分展示了我军的攻坚实力后,再撤开包围圈一角,故意卖个破绽,到时候敌军同样会自乱,哪怕将领们严厉约束,但下面的军官和士兵绝对有趁夜偷偷逃跑的。”
诸葛瑾的思路很明确:我军将来可以不彻底合围,但是需要先充分、全面的展示实力,让敌人知道你有这个实力之后,你可以不用,但不能一上来显摆都不显摆。
刘备也很快接受了这个说法,没有再纠结这一点。
“既如此,就让益德、子龙他们分路包抄,就告诉他们,先攻下巩县,然后或取偃师,或往南北两路包抄,断绝外围曹军回援雒阳的道路,顺便还能分割那些死守在雒阳外围各处险隘、舍不得走的敌军。
嗯,看上去,可以分割的敌军还不少呢。雒阳以北,平县有小平津、孟津,就在我们对岸,那里的曹军,如果舍不得放弃这些沿河渡口,子龙一个穿插,切割到他们和雒阳之间,这些军队还不腹背受敌、成了瓮中之鳖?
到时候除非雒阳城内的曹军肯拼死出城反击,跟我军打野战,救援这部分人马,否则他们就只能等着覆灭了。而如果曹贼肯出雒阳城跟孤打野战,那正是求之不得!”
刘备也自言自语地顺着分析了一波,越想越觉得可行。
曹操在河洛盆地里至今还有十几万大军,但刘备绝对不会让曹操把这十几万人都投入雒阳的守城的。
雒阳城墙高厚七丈,如果有十几万军队守,哪怕进攻方攻城武器很精良,但守方也不怕跟你打消耗战,双方死伤必多。
真要是十几万人守城,刘备只能选择围城耗粮,耗到曹操自己不够吃崩溃了。但那样绝对会导致雒阳城被严重破坏,那是大汉国都,刘备还是希望城内的战斗规模压得越小越好。
所以,一切有利于勾引曹军出来野战的办法,刘备军都要尽力去运作。
而这样一来,雒阳城外围,原本拱卫城池的“雒阳八关”,现在就反而成了曹军的牢笼了。
如果刘备军没打过来,曹军肯在这些关隘被围之前,就主动放弃这些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险要所在么?
想到这个问题,刘备还主动跟诸葛兄弟盘点了一下,说道:“子瑜,孔明,你们倒是一起参详一下,看看雒阳八关还有哪些地方,容易促成我军穿插时包围曹军、削弱曹军。
雒阳八关里,东边的虎牢关和旋门关已经被我军攻破了,这两处自不必说。函谷关在最西边,那是连接曹操后方关中的门户,也没法绕。剩下五关,北有孟津、小平津,南有雒南三关的轘辕、太谷、伊阙。这五处,我军该如何取舍、如何先后,具体包抄哪些地方?”
(注:旋门关就是通过中牟前往颍川的那条路,那里也有八关之一的要塞,但不如虎牢关出名。《三国演义》里就设定曹操当年刺董暴露后,逃出雒阳途中就是在中牟被发现的,演义里设定陈宫是中牟县令,然后放了曹操。)
诸葛兄弟顺着主公的问题,一边听一边看着地图,心中也实时琢磨着对策。
诸葛瑾想了一会儿后,无奈地说:“虽然很想多分割包围一些外围曹军,但这种事情还是可遇不可求的,不能期望过高。
如今留守在北线孟津和小平津两座渡口的,听说是李典,连乐进都被调走了,去巩县、偃师的正面战场迟滞我军。
而南线负责轘辕、太谷、伊阙三处的,一直是徐晃,他在那里都坚持了一两年了,三关之外,还有我军的黄老将军一直和徐晃相持,死死黏住他的人马。
我军进兵的话,孟津和小平津的李典肯定是不会死守的,会提前后撤,避免被包围。这两个地方毕竟是渡口,不够险要,从陆地上进攻他们完全没有防守优势可言。
而且守渡口的主要目的,之前就是避免我军在河内的大军渡河。但现在我军已经在成皋渡河成功了,渡河的点只需要一个就够用,再多也是浪费,所以李典誓死不退的意义不大。
真到了那一刻,他倒也未必会退入雒阳城,也有可能是退回雒阳后方的县城,如西边的谷城县、河南县。
这两个县位于雒阳和函谷关之间,也是非常紧要的,如果我军在强攻雒阳之前,先把这两个县攻下,雒阳曹军将来再指望撤回函谷关,走崤函道回关中的希望就破灭了。”
诸葛瑾一番分析,认为李典完全有可能成为惊弓之鸟,就算张飞赵云马超穿插得再快,李典也能在得到风声的第一时间就撤退,追是追不上的,指望打李典的歼灭战,有点强人所难了。
刘备想了想,也是深以为然,
“如此看来,指望分割包围先吃掉一部分曹军,就只能先吃轘辕太谷伊阙三地的徐晃部了?我军打徐晃的话,理由倒是很充分,好处也比主打孟津更明显,因为那样可以把黄老将军的本部兵马也放进河洛盆地,参加最后的总决战。
不过,就是怕徐晃也不够有骨气,到时候如果他舍得丢弃轘辕等地,不再坚守,我军也难以腹背夹击将其歼灭。”
黄忠和徐晃在雒南三关相持一两年,一直在打酱油,但黄忠的贡献也是不容否认的,因为在北伐之初,诸葛兄弟就考虑到了刘备军的地盘属于外线作战,集结兵力和后勤调度比曹操困难。
这种时候就需要黄忠这样的钉子,扎在曹操心脏旁边不远的地方,以牵制住曹操大量的有生力量,不能驰援其他战场。
黄忠这两年虽然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取,但他也换掉了徐晃那几万人没法发挥。
而刘备军兵力和将领人才库都已经比曹操雄厚不少了,这种互相消耗各自暂时废弃一颗棋子的交换,对刘备而言绝对是赚的。
刘备少用一个黄忠,实力并没有下降多少。
曹操少用一个徐晃、及其麾下部队,对曹操的削弱却相对更明显。
但现在已经是最后临门一脚,黄忠和徐晃这对冤家,也终于要解放出来,一起参加决战了。
到时候,刘备军终于凑出了关张赵马黄,加上周瑜太史慈张辽高顺,合力进攻曹操的豪华阵容了。刘备军高层,只剩下甘宁、王平这些人在守益州后方,防止蜀中出现不稳,其他一线主力名将都能上场。
而曹操那边,只剩下他本人和曹仁,还有徐晃李典乐进能参与这场战役了。曹彰和夏侯惇都在河北、并州方向,也赶不过来。
现在刘备最怕的是,徐晃也懒得守了,跟李典一样闻风而撤,不给刘备军包围他的机会。
当然,不管怎么说,徐晃肯死守的概率,肯定要比李典肯死守的概率相对更大。
因为李典那地盘没有险关,就只是渡口,渡口失去了防止敌人渡河的价值后,剩下就完全没有价值了。但关隘好歹还有点纯军事价值,轘辕太谷伊阙的防御纵深,也比虎牢关更长一些。
如果刘备军真到了把伊阙谷两头一堵的时候,黄忠打河谷南段,张飞赵云魏延打谷口北段,徐晃被夹在河谷当中,还能撑一段时间。
最后哪怕军粮不济了,他理论上也还有可能放弃一切粮草辎重车辆盔甲,轻装翻山往西继续撤退,或许能进入武关道或崤函道也未可知。
“你们觉得,徐晃在我军即将抵达他背后时,依然舍不得这三座险关,还想守下去的可能性有多大?”刘备忍不住还是问出这个核心问题。
诸葛兄弟评估了一下,最后诸葛瑾也只能如实说:“这种可能,恐怕也不到一半,但不管怎么说,肯定比李典在孟津死守不退的可能要大得多了。
穿插围歼敌人,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尽人事,各听天命,能围歼一部分就算一部分,围歼不了也没办法。”
刘备也只好惋惜地叹了口气。
不过,就在这时候,诸葛亮似乎又想到一个招数:“主公,既然我们也觉得,徐晃是最有可能恋栈不去、因此最有可能被我们切断后路,那我们不如就照着这个计划,大张旗鼓去做。
同时,为了支持徐晃的穿插,我军可以让主公的旗阵,亲自从温县撤走,回到怀县,再从成皋南渡黄河、折返逼近巩县或偃师。摆出主公要亲率主力,与曹操在偃师、雒阳之间相持的姿态,同时也是监视曹操。
而分出益德、子龙他们,轻骑速进,从南侧绕过雒阳包抄,去堵截徐晃后路。如此,其他各处曹军必然觉得我军下一阶段的首要目标是徐晃,从而放松警惕。
但实际上,我们却可以在别的方向如此如此施为……”
换源: